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anikolide acid | 248278-4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anikolide acid
英文别名
(2R)-6-oxo-2-undecyloxane-2-carboxylic acid
tanikolide acid化学式
CAS
248278-41-3
化学式
C17H30O4
mdl
——
分子量
298.423
InChiKey
UQYMJAVRAXFSLD-QGZVFWF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6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8
  • 拓扑面积:
    63.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2-苯甘氨酸甲酯 盐酸盐tanikolide acidN-甲基吗啉 、 benzotriazol-1-yloxyl-tris-(pyrrolidino)-phosph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1-羟基苯并三唑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1.5 mg的产率得到(S)-[((R)-6-Oxo-2-undecyl-tetrahydro-pyran-2-carbonyl)-amino]-phenyl-acetic acid 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Tanikolide,一种来自海洋蓝藻Lyngbya majuscula的有毒和抗真菌内酯。
    摘要:
    一种新的盐水虾有毒和抗真菌化合物tanikolide 1,是从马达加斯加的海洋蓝藻Lyngbya majuscula的脂质提取物中分离出来的。tanikolide的结构通过光谱方法确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2D NMR光谱。通过将伯醇氧化成酸并通过(1)NMR分析相应的(R)-和(S)-PGME酰胺衍生物,将tanikolide的C-5处的绝对构型确定为R。
    DOI:
    10.1021/np990162c
  • 作为产物:
    描述:
    (+)-tanikolide重铬酸吡啶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0.0h, 以7.0 mg的产率得到tanikolide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Tanikolide,一种来自海洋蓝藻Lyngbya majuscula的有毒和抗真菌内酯。
    摘要:
    一种新的盐水虾有毒和抗真菌化合物tanikolide 1,是从马达加斯加的海洋蓝藻Lyngbya majuscula的脂质提取物中分离出来的。tanikolide的结构通过光谱方法确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2D NMR光谱。通过将伯醇氧化成酸并通过(1)NMR分析相应的(R)-和(S)-PGME酰胺衍生物,将tanikolide的C-5处的绝对构型确定为R。
    DOI:
    10.1021/np990162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anikolide, a Toxic and Antifungal Lactone from the Marine Cyanobacterium <i>Lyngbya</i> <i>m</i><i>ajuscula</i>
    作者:Inder Pal Singh、Kenneth E. Milligan、William H. Gerwick
    DOI:10.1021/np990162c
    日期:1999.9.1
    A new brine-shrimp toxic and antifungal compound, tanikolide 1, has been isolated from the lipid extract of a Madagascan collection of the marine cyanobacterium Lyngbya majuscula. The structure of tanikolide was determin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relying heavily on 2D NMR spectroscopy.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at C-5 of tanikolide was established as R by oxidizing the primary alcohol to an acid
    一种新的盐水虾有毒和抗真菌化合物tanikolide 1,是从马达加斯加的海洋蓝藻Lyngbya majuscula的脂质提取物中分离出来的。tanikolide的结构通过光谱方法确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2D NMR光谱。通过将伯醇氧化成酸并通过(1)NMR分析相应的(R)-和(S)-PGME酰胺衍生物,将tanikolide的C-5处的绝对构型确定为R。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