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5-dimethylacridone | 59748-99-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5-dimethylacridone
英文别名
4,5-dimethyl-10H-acridin-9-one
4,5-dimethylacridone化学式
CAS
59748-99-1
化学式
C15H13NO
mdl
——
分子量
223.274
InChiKey
IPMHCQFTSZAVD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5-dimethylacridone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 为溶剂, 反应 97.5h, 生成 N1,N8-bis-(4,5-dimethyl-9-acridinyl)-N4-(4-methoxybenzyl)sperm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吖啶的DNA双嵌入剂的合成
    摘要:
    研究了 N1,N8-双(9-吖啶基)-N4-(4-羟基苄基)-亚精胺和 N1,N7-(羟基苄基)-双-(3-氨基丙基)胺的合成方法。因此,4-甲氧基苄胺的单氰乙基化然后用4-氯丁腈处理得到二腈N-(2-氰乙基)-N-(3-氰丙基)-4-甲氧基-苄胺。随后用氢化铝锂原位还原得到相应的二胺。4-甲氧基苄胺与2摩尔丙烯腈双氰乙基化,然后还原得到二胺N,N-双-(3-氨基丙基)-4-甲氧基苄胺。两种二胺都与 9-甲氧基吖啶顺利反应,得到双-(9-吖啶基)化合物 11 和 15,但与 4,5-二甲基-9-甲氧基吖啶反应,双化合物 16 的产率很低。通过各种方法对二腈进行去甲基化均未能得到相应的羟基苄基衍生物。这些研究产生了有用的甲基化酪氨酸衍生物,它们也可以被碘化。这项研究有助于阐明合成所需的基于酪氨酸的双吖啶化合物所需的化学方法,并提醒我们需要合成更不稳定的受保护的酪氨酸中间体,该中间体将很容易脱
    DOI:
    10.3390/60300230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CAIN B. F.; ATWELL G. J., J. MED. CHEM. , 1976, 19, NO 9, 1124-1129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as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Fluorescent Acridone Derivatives via Formal (4 + 2) Cycloaddition
    作者:Fa-Chuang Liu、Meng-Jie Si、Xin-Ru Shi、Shi-Yi Zhuang、Qun Cai、Yi Liu、An-Xin Wu
    DOI:10.1021/acs.joc.2c02977
    日期:2023.3.3
    of acridone derivatives has been developed from simple and easily accessible o-aminobenzamides and 2-(trimethylsilyl)aryl triflates. The bas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elective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N-H and N-aryl acridone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N-aryl acridones demonstrated that they could be used as fluorescent materials with a broad emission range.
    从简单易得的邻氨基苯甲酰胺和 2-(三甲基甲硅烷基) 芳基三氟甲磺酸酯开发了一种用于直接组装吖啶酮衍生物的无过渡金属形式 (4 + 2) 环加成。该碱基在N -H和N-芳基吖啶酮的选择性可控合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N-芳基吖啶酮荧光性质的初步研究表明,它们可以用作具有较宽发射范围的荧光材料。
  • Hawkins, David G.; Meth-Cohn, Otto,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 1983, p. 2077 - 2087
    作者:Hawkins, David G.、Meth-Cohn, Otto
    DOI:——
    日期:——
  • 47. Hydroacridones: synthesis and dehydrogenation. Part II
    作者:R. A. Reed
    DOI:10.1039/jr9450000186
    日期:——
  • HAWKINS, D. G.;METH-COHN, O.,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983, N 9, 2077-2087
    作者:HAWKINS, D. G.、METH-COHN, O.
    DOI:——
    日期:——
  • Synthesis of Acridine-based DNA Bis-intercalating Agents
    作者:Gerard Moloney、David Kelly、P. Mack
    DOI:10.3390/60300230
    日期:——
    followed by treatment with 4-chlorobutyronitrile gave the dinitrile N-(2-cyanoethyl)-N-(3-cyanopropyl)-4-methoxy-benzylamine. Subsequent in situ reduction with lithium aluminium hydride gave the corresponding diamine. Biscyanoethylation of 4-methoxybenzylamine with 2 mole of acrylonitrile followed by reduction yielded the diamine N, N-bis-(3-aminopropyl)-4-methoxybenzylamine. Both diamines reacted smoothly
    研究了 N1,N8-双(9-吖啶基)-N4-(4-羟基苄基)-亚精胺和 N1,N7-(羟基苄基)-双-(3-氨基丙基)胺的合成方法。因此,4-甲氧基苄胺的单氰乙基化然后用4-氯丁腈处理得到二腈N-(2-氰乙基)-N-(3-氰丙基)-4-甲氧基-苄胺。随后用氢化铝锂原位还原得到相应的二胺。4-甲氧基苄胺与2摩尔丙烯腈双氰乙基化,然后还原得到二胺N,N-双-(3-氨基丙基)-4-甲氧基苄胺。两种二胺都与 9-甲氧基吖啶顺利反应,得到双-(9-吖啶基)化合物 11 和 15,但与 4,5-二甲基-9-甲氧基吖啶反应,双化合物 16 的产率很低。通过各种方法对二腈进行去甲基化均未能得到相应的羟基苄基衍生物。这些研究产生了有用的甲基化酪氨酸衍生物,它们也可以被碘化。这项研究有助于阐明合成所需的基于酪氨酸的双吖啶化合物所需的化学方法,并提醒我们需要合成更不稳定的受保护的酪氨酸中间体,该中间体将很容易脱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