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1-(3-methoxybenzyl)-1H-1,2,3-triazole-4-carboxylate | 126800-25-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1-(3-methoxybenzyl)-1H-1,2,3-triazole-4-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ethyl 1-[(3-methoxyphenyl)methyl]-1H-1,2,3-triazole-4-carboxylate;ethyl 1-[(3-methoxyphenyl)methyl]triazole-4-carboxylate
ethyl 1-(3-methoxybenzyl)-1H-1,2,3-triazole-4-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26800-25-7
化学式
C13H15N3O3
mdl
——
分子量
261.28
InChiKey
UPVWTGNKTHUSA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1
  • 拓扑面积:
    66.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1-(3-methoxybenzyl)-1H-1,2,3-triazole-4-carboxylate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80%的产率得到1-(3-methoxybenzyl)-1H-1,2,3-triazole-4-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取代(1-(苄基)-1H-1,2,3-三唑-4-基)(哌嗪-1-基)甲酮偶联物的设计与合成:研究其凋亡诱导能力和微管蛋白聚合抑制
    摘要:
    设计、合成和筛选了取代的(1-(苄基)-1 H -1,2,3-三唑-4-基)(哌嗪-1-基)甲酮衍生物文库,并筛选了它们对 BT- 的体外细胞毒活性474、HeLa、MCF-7、NCI-H460 和 HaCaT 细胞,采用 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溴化四唑 (MTT) 测定。在所有合成的类似物中,化合物10ec对 BT-474 癌细胞系显示出最高的细胞毒性,IC 50值为 0.99 ± 0.01 μM。目标化合物 ( 10ec) 还对其微管蛋白聚合抑制研究进行了评估。详细的生物学研究如吖啶橙/溴化乙锭 (AO/EB)、DAPI 和膜联蛋白 V-FITC/碘化丙啶染色试验表明,化合物10ec诱导了 BT-474 细胞的凋亡。克隆形成试验显示 BT-474 细胞中的集落形成被10ec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此外,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10ec通过在亚 G1 和 G2/M
    DOI:
    10.1039/d0md00162g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取代(1-(苄基)-1H-1,2,3-三唑-4-基)(哌嗪-1-基)甲酮偶联物的设计与合成:研究其凋亡诱导能力和微管蛋白聚合抑制
    摘要:
    设计、合成和筛选了取代的(1-(苄基)-1 H -1,2,3-三唑-4-基)(哌嗪-1-基)甲酮衍生物文库,并筛选了它们对 BT- 的体外细胞毒活性474、HeLa、MCF-7、NCI-H460 和 HaCaT 细胞,采用 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溴化四唑 (MTT) 测定。在所有合成的类似物中,化合物10ec对 BT-474 癌细胞系显示出最高的细胞毒性,IC 50值为 0.99 ± 0.01 μM。目标化合物 ( 10ec) 还对其微管蛋白聚合抑制研究进行了评估。详细的生物学研究如吖啶橙/溴化乙锭 (AO/EB)、DAPI 和膜联蛋白 V-FITC/碘化丙啶染色试验表明,化合物10ec诱导了 BT-474 细胞的凋亡。克隆形成试验显示 BT-474 细胞中的集落形成被10ec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此外,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10ec通过在亚 G1 和 G2/M
    DOI:
    10.1039/d0md00162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4 β -amidotriazole linked podophyllotoxin congeners: DNA topoisomerase-IIα inhibition and potential anticancer agents for prostate cancer
    作者:V. Ganga Reddy、Srinivasa Reddy Bonam、T. Srinivasa Reddy、Ravikumar Akunuri、V.G.M. Naidu、V. Lakshma Nayak、Suresh K. Bhargava、H.M. Sampath Kumar、P. Srihari、Ahmed Kamal
    DOI:10.1016/j.ejmech.2017.12.050
    日期:2018.1
    and topo-II) have occupi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DNA replication, transcription, and are a promising set of antitumor targets. In the present approach, a series of new 4β-amidotriazole linked podophyllotoxin derivatives (10a-i and 11a-k)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by employing the click chemistry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The majority of derivatives showed promising antiproliferative
    拓扑异构酶(topo-I和topo-II)在DNA复制,转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是一组有希望的抗肿瘤靶标。在本方法中,一系列新的4个β -amidotriazole联鬼臼毒素生物(10A-I和图11A-K )被设计,通过采用点击化学和它们的生物活性进行了评价合成。大多数衍生物在六种人类癌细胞系上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抗增殖活性,IC 50值范围为1至10μM。宫颈(HeLa),乳腺(MCF-7),前列腺(DU-145),肺(A549),肝(HepG2)和结肠(HT-29)。其中一些同类物10b,10g和10i已显示出显着的细胞毒性,对测试的癌细胞系的IC 50值<1μM,并且比依托泊苷具有更高的活性。拓扑异构酶介导的DNA弛豫试验结果表明,该衍生物能有效抑制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此外,对DU-145细胞的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这些化合物可阻止细胞周期的G2 / M期。还对这些DU-145细胞进行
  • Abu-Orabi, Sultan T.; Atfah, M. Adnan; Jibril, Ibrahim, 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 1989, vol. 26, p. 1461 - 1468
    作者:Abu-Orabi, Sultan T.、Atfah, M. Adnan、Jibril, Ibrahim、Mari'i, Fakhri M.、Ali, Amer Al-Sheikh
    DOI:——
    日期:——
  • ABU-ORABI, SULTAN T.;ATFAH, M. ADNAN;JIBRIL, IBRAHIM;MARII, FAKHRI M.;ALI+, J. HETEROCYCL. CHEM., 26,(1989) N, C. 1461-1468
    作者:ABU-ORABI, SULTAN T.、ATFAH, M. ADNAN、JIBRIL, IBRAHIM、MARII, FAKHRI M.、ALI+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