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trahydroisoquinoline-based macrocyclic inhibitor 19 | 875628-51-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trahydroisoquinoline-based macrocyclic inhibitor 19
英文别名
2-[[3-[[(3S,18S)-3-cyclohexyl-2,5-dioxo-12-oxa-1,4-diazatricyclo[11.5.3.016,20]henicosa-13(21),14,16(20)-triene-18-carbonyl]amino]-2-oxohexanoyl]amino]acetic acid
Tetrahydroisoquinoline-based macrocyclic inhibitor 19化学式
CAS
875628-51-6
化学式
C33H46N4O8
mdl
——
分子量
626.75
InChiKey
SERDNYHDAGKGLR-YQVYFV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45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4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etrahydroisoquinoline-based macrocyclic inhibitor 19苄胺N-甲基吗啉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3-羟基-1,2,3-苯并三嗪-4(3H)-酮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53%的产率得到Tetrahydroisoquinoline-based macrocyclic inhibitor 20
    参考文献:
    名称:
    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酶的有效7-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基大环抑制剂。
    摘要:
    丙型肝炎病毒(HCV)的NS3蛋白酶已成为下一代HCV治疗的最有特色的靶标之一。四肽1和五肽2是具有中等效力的α-酮酰胺型HCV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我们设想了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酰胺(Tic)部分可以被环化为P3封端基团。所得的大环化合物可通过其与Ala156甲基的额外接触来增强结合。大环化还可以提供肽含量较低的HCV抑制剂。从二肽5开始合成,其是通过两个氨基酸衍生物的偶联而获得的。将N-末端封端为庚-6-烯酰胺,得到6。双键的氢硼化得到醇7,大环8的前体。在Mitsunobu条件下实现了大环化(PPh(3),ADDP)。然后,将大环酸9与适当的右侧片段12、14或16结合,该片段由共同的中间体11制备。最后,α-羟酰胺的氧化提供了目标分子α-酮酰胺17、18和21。然后将末端酯加工成羧酸19和20,以及酰胺20和23。在HCV NS3蛋白酶连续测定中测试了抑制剂17-23。
    DOI:
    10.1021/jm050520a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酶的有效7-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基大环抑制剂。
    摘要:
    丙型肝炎病毒(HCV)的NS3蛋白酶已成为下一代HCV治疗的最有特色的靶标之一。四肽1和五肽2是具有中等效力的α-酮酰胺型HCV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我们设想了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酰胺(Tic)部分可以被环化为P3封端基团。所得的大环化合物可通过其与Ala156甲基的额外接触来增强结合。大环化还可以提供肽含量较低的HCV抑制剂。从二肽5开始合成,其是通过两个氨基酸衍生物的偶联而获得的。将N-末端封端为庚-6-烯酰胺,得到6。双键的氢硼化得到醇7,大环8的前体。在Mitsunobu条件下实现了大环化(PPh(3),ADDP)。然后,将大环酸9与适当的右侧片段12、14或16结合,该片段由共同的中间体11制备。最后,α-羟酰胺的氧化提供了目标分子α-酮酰胺17、18和21。然后将末端酯加工成羧酸19和20,以及酰胺20和23。在HCV NS3蛋白酶连续测定中测试了抑制剂17-23。
    DOI:
    10.1021/jm050520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otent 7-Hydroxy-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Based Macrocyclic Inhibitors of Hepatitis C Virus NS3 Protease
    作者:Kevin X. Chen、F. George Njoroge、John Pichardo、Andrew Prongay、Nancy Butkiewicz、Nanhua Yao、Vincent Madison、Viyyoor Girijavallabhan
    DOI:10.1021/jm050520a
    日期:2006.1.1
    The NS3 protease of hepatitis C virus (HCV) has emerged as one of the best characterized targets for next-generation HCV therapy. The tetrapeptide 1 and pentapeptide 2 are alpha-ketoamide-type HCV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 with modest potency. We envisioned that the 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3-carboxylamide (Tic) moiety could be cyclized to the P3 capping group. The resulting macrocycle could
    丙型肝炎病毒(HCV)的NS3蛋白酶已成为下一代HCV治疗的最有特色的靶标之一。四肽1和五肽2是具有中等效力的α-酮酰胺型HCV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我们设想了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酰胺(Tic)部分可以被环化为P3封端基团。所得的大环化合物可通过其与Ala156甲基的额外接触来增强结合。大环化还可以提供肽含量较低的HCV抑制剂。从二肽5开始合成,其是通过两个氨基酸衍生物的偶联而获得的。将N-末端封端为庚-6-烯酰胺,得到6。双键的氢硼化得到醇7,大环8的前体。在Mitsunobu条件下实现了大环化(PPh(3),ADDP)。然后,将大环酸9与适当的右侧片段12、14或16结合,该片段由共同的中间体11制备。最后,α-羟酰胺的氧化提供了目标分子α-酮酰胺17、18和21。然后将末端酯加工成羧酸19和20,以及酰胺20和23。在HCV NS3蛋白酶连续测定中测试了抑制剂17-2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