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5-dibromo-N-decylbenzamide | 1417405-98-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5-dibromo-N-decylbenzamide
英文别名
——
3,5-dibromo-N-decylbenzamide化学式
CAS
1417405-98-1
化学式
C17H25Br2NO
mdl
——
分子量
419.2
InChiKey
ZOPHMFUXLJRXH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9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9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5-dibromo-N-decylbenzamide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copper(l) iodidecopper(ll) sulfate pentahydratesodium ascorbatepotassium carbonat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75.0h, 生成 N-decyl-3,5-bis(1-([1,1'-biphenyl]-4-yl)-1H-1,2,3-triazol-4-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A bis(triazole)benzamide receptor for the complexation of halide anions and neutral carboxylic acid guests. Guest-controlled topicity and self-assembly
    摘要:
    双(三唑)苯甲酰胺 1 通过铜催化的 1,3-二极环化反应很容易合成,并对其结合卤化物阴离子和中性没食子酸衍生物 12GA 的能力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由 N-H 酰胺基团和邻位芳香族氢决定的空腔适合与卤化物客体形成 H 键阵列。正如 DFT 计算所预测和 1H NMR 滴定实验所证实的那样,复合物 1-Cl- 和 1-Br- 的稳定性非常相似。分子的之字形 "反 "构象产生了两个具有互补正负电位的区域,有利于两个中性羧酸 12GA 分子的统计络合。这种客体控制的配位显示了这类受体结合不同性质物种的多功能性。酰胺基团通过主要的酸碱相互作用决定了阴离子和中性物质的复合。
    DOI:
    10.1039/c2ob26797g
  • 作为产物:
    描述:
    1-氨基癸烷3,5-二溴苯甲酸4-二甲氨基吡啶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25h, 以61%的产率得到3,5-dibromo-N-dec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A bis(triazole)benzamide receptor for the complexation of halide anions and neutral carboxylic acid guests. Guest-controlled topicity and self-assembly
    摘要:
    双(三唑)苯甲酰胺 1 通过铜催化的 1,3-二极环化反应很容易合成,并对其结合卤化物阴离子和中性没食子酸衍生物 12GA 的能力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由 N-H 酰胺基团和邻位芳香族氢决定的空腔适合与卤化物客体形成 H 键阵列。正如 DFT 计算所预测和 1H NMR 滴定实验所证实的那样,复合物 1-Cl- 和 1-Br- 的稳定性非常相似。分子的之字形 "反 "构象产生了两个具有互补正负电位的区域,有利于两个中性羧酸 12GA 分子的统计络合。这种客体控制的配位显示了这类受体结合不同性质物种的多功能性。酰胺基团通过主要的酸碱相互作用决定了阴离子和中性物质的复合。
    DOI:
    10.1039/c2ob26797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bis(triazole)benzamide receptor for the complexation of halide anions and neutral carboxylic acid guests. Guest-controlled topicity and self-assembly
    作者:Fátima García、Juan Aragó、Rafael Viruela、Enrique Ortí、Luis Sánchez
    DOI:10.1039/c2ob26797g
    日期:——
    Bis(triazole)benzamide 1 has been readily synthesized by means of Cu-catalyzed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and its ability to bind halide anions and neutral gallic acid derivative 12GA has been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he cavity defined by the N–H amide group and the vicinal aromatic hydrogens is suitable to form H-bonding arrays with halide guests. The stability of complexes 1·Cl− and 1·Br− is very similar, as DFT calculations predict and 1H NMR titration experiments confirm. The zigzag “anti” conformation of the molecule generates two regions with complementary positive and negative potentials that favor the statistical complexation of two molecules of the neutral carboxylic acid 12GA. This guest-controlled topicity demonstrates the versatility of this class of receptor to bind species of different nature. The amide group determines the complexation of both anionic and neutral species by primary acid–base interactions.
    双(三唑)苯甲酰胺 1 通过铜催化的 1,3-二极环化反应很容易合成,并对其结合卤化物阴离子和中性没食子酸衍生物 12GA 的能力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由 N-H 酰胺基团和邻位芳香族氢决定的空腔适合与卤化物客体形成 H 键阵列。正如 DFT 计算所预测和 1H NMR 滴定实验所证实的那样,复合物 1-Cl- 和 1-Br- 的稳定性非常相似。分子的之字形 "反 "构象产生了两个具有互补正负电位的区域,有利于两个中性羧酸 12GA 分子的统计络合。这种客体控制的配位显示了这类受体结合不同性质物种的多功能性。酰胺基团通过主要的酸碱相互作用决定了阴离子和中性物质的复合。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