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methylphenyl)-5-hexen-1-ol | 83845-56-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methylphenyl)-5-hexen-1-ol
英文别名
1-(m-tolyl)hex-5-en-1-ol;1-(3-Methylphenyl)hex-5-en-1-ol
2-(3-methylphenyl)-5-hexen-1-ol化学式
CAS
83845-56-1
化学式
C13H18O
mdl
——
分子量
190.285
InChiKey
SUXXBAPJNRBDM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methylphenyl)-5-hexen-1-ol 在 sodium hydride 、 pyridinium chlorochrom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9h, 生成 1-(3-methylphenyl)bicyclo<3.2.0>heptane
    参考文献:
    名称:
    Photochemistry of (o-methylphenyl)alkadienes: attempted intramolecular trapping of the resulting o-xylylenes
    摘要:
    DOI:
    10.1021/jo00149a018
  • 作为产物:
    描述:
    3-甲基苯乙烯碳酸氢钠间氯过氧苯甲酸lithium chloride 、 copper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2-(3-methylphenyl)-5-hex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二取代吡咯烷的非对映选择性 C−H 键胺化
    摘要:
    我们在此报告了从脂肪族叠氮化物非对映选择性合成 2,5-二取代吡咯烷的改进方法。由二吡啶铁配合物 ( Ad L)FeCl(OEt 2 ) 介导的 C−H 胺化反应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了非对映诱导模型,并允许对催化剂进行系统变化以提高选择性。在评估的铁醇盐和芳氧化物催化剂中,苯酚铁络合物在生成具有高非对映选择性的顺式2,5-二取代吡咯烷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DOI:
    10.1002/anie.20170851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ORNBACK, J. M.;BARROWS, R. D., J. ORG. CHEM., 1983, 48, N 1, 90-98
    作者:HORNBACK, J. M.、BARROWS, R. D.
    DOI:——
    日期:——
  • Diastereoselective C−H Bond Amination for Disubstituted Pyrrolidines
    作者:Diana A. Iovan、Matthew J. T. Wilding、Yunjung Baek、Elisabeth T. Hennessy、Theodore A. Betley
    DOI:10.1002/anie.201708519
    日期:2017.12.4
    dia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2,5‐disubstituted pyrrolidines from aliphatic azides.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the C−H amination reaction mediated by the iron dipyrrinato complex (AdL)FeCl(OEt2) provided a model for diastereoinduction and allowed for systematic variation of the catalyst to enhance selectivity. Among the iron alkoxide and aryloxide catalysts evaluated, the iron phenoxide complex
    我们在此报告了从脂肪族叠氮化物非对映选择性合成 2,5-二取代吡咯烷的改进方法。由二吡啶铁配合物 ( Ad L)FeCl(OEt 2 ) 介导的 C−H 胺化反应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了非对映诱导模型,并允许对催化剂进行系统变化以提高选择性。在评估的铁醇盐和芳氧化物催化剂中,苯酚铁络合物在生成具有高非对映选择性的顺式2,5-二取代吡咯烷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 Photochemistry of (o-methylphenyl)alkadienes: attempted intramolecular trapping of the resulting o-xylylenes
    作者:Joseph M. Hornback、Russell D. Barrows
    DOI:10.1021/jo00149a018
    日期:1983.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