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rt-butyl 4-(1-(3,4-dimethylphenyl)-4-(ethoxycarbonyl)-1H-pyrazol-5-yl)piperidine-1-carboxyl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rt-butyl 4-(1-(3,4-dimethylphenyl)-4-(ethoxycarbonyl)-1H-pyrazol-5-yl)piperidine-1-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tert-butyl 4-[1-(3,4-dimethylphenyl)-4-(ethoxycarbonyl)-1H-pyrazol-5-yl]piperidine-1-carboxylate;tert-butyl 4-[2-(3,4-dimethylphenyl)-4-ethoxycarbonylpyrazol-3-yl]piperidine-1-carboxylate
tert-butyl 4-(1-(3,4-dimethylphenyl)-4-(ethoxycarbonyl)-1H-pyrazol-5-yl)piperidine-1-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4H33N3O4
mdl
MFCD14776118
分子量
427.544
InChiKey
BNXKRSXPGXAQO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4
  • 拓扑面积:
    73.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ert-butyl 4-(1-(3,4-dimethylphenyl)-4-(ethoxycarbonyl)-1H-pyrazol-5-yl)piperidine-1-carboxylate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80%的产率得到5-(1-(tert-butoxycarbonyl)piperidin-4-yl)-1-(3,4-dimethylphenyl)-1H-pyrazole-4-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探测靶向尿激酶受体的吡咯烷酮和哌啶酮小分子的结合和细胞活性
    摘要:
    尿激酶受体 (uPAR) 是一种细胞表面蛋白,是促进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瞬时和紧密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评估了一类新的吡咯烷酮和哌啶酮化合物以及先前鉴定的吡唑和丙胺化合物的衍生物的结合和生物活性。竞争分析表明,这些化合物取代了荧光标记的肽 (AE147-FAM),抑制常数 ( K i ) 值范围为 6 到 63 μM. 基于结构的计算药效团分析以及广泛的显式溶剂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自由能计算表明,吡唑类和哌啶酮类化合物采用不同的结合模式,尽管它们具有相似的二维结构。在细胞中,吡唑类化合物对乳腺腺癌 (MDA-MB-231) 和胰腺导管腺癌 (PDAC) 细胞增殖有显着抑制作用,但含哌啶酮的化合物即使在 100 μM 的浓度下也没有表现出细胞毒性. 一种基于吡唑的化合物以浓度依赖性方式削弱 MDA-MB-231 的侵袭、粘附和迁移,而哌啶酮仅抑制侵袭。吡唑衍生物以浓
    DOI:
    10.1002/cmdc.201300340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探测靶向尿激酶受体的吡咯烷酮和哌啶酮小分子的结合和细胞活性
    摘要:
    尿激酶受体 (uPAR) 是一种细胞表面蛋白,是促进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瞬时和紧密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评估了一类新的吡咯烷酮和哌啶酮化合物以及先前鉴定的吡唑和丙胺化合物的衍生物的结合和生物活性。竞争分析表明,这些化合物取代了荧光标记的肽 (AE147-FAM),抑制常数 ( K i ) 值范围为 6 到 63 μM. 基于结构的计算药效团分析以及广泛的显式溶剂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自由能计算表明,吡唑类和哌啶酮类化合物采用不同的结合模式,尽管它们具有相似的二维结构。在细胞中,吡唑类化合物对乳腺腺癌 (MDA-MB-231) 和胰腺导管腺癌 (PDAC) 细胞增殖有显着抑制作用,但含哌啶酮的化合物即使在 100 μM 的浓度下也没有表现出细胞毒性. 一种基于吡唑的化合物以浓度依赖性方式削弱 MDA-MB-231 的侵袭、粘附和迁移,而哌啶酮仅抑制侵袭。吡唑衍生物以浓
    DOI:
    10.1002/cmdc.20130034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