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7-羟基-3,6,9,12,15-五氧杂十七烷酸 | 52026-48-9

中文名称
17-羟基-3,6,9,12,15-五氧杂十七烷酸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HO-Peg5-CH2cooh
英文别名
2-[2-[2-[2-[2-(2-hydroxyethoxy)ethoxy]ethoxy]ethoxy]ethoxy]acetic acid
17-羟基-3,6,9,12,15-五氧杂十七烷酸化学式
CAS
52026-48-9
化学式
C12H24O8
mdl
——
分子量
296.318
InChiKey
SXGGZTBEWZFLB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1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2
  • 拓扑面积:
    10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7-羟基-3,6,9,12,15-五氧杂十七烷酸 在 sodium carbonate 、 苯磺酰氯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82%的产率得到2-oxo-18-crown-6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2-Oxo-Crown Ethers
    摘要:
    DOI:
    10.1055/s-1981-29326
  • 作为产物:
    描述:
    羟基-五聚乙二醇-乙酸甲酯 在 氢氧化钾 、 Amberlyte IR-120B 作用下, 以100%的产率得到17-羟基-3,6,9,12,15-五氧杂十七烷酸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2-Oxo-Crown Ethers
    摘要:
    DOI:
    10.1055/s-1981-2932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RAK DEGRADERS AND USES THEREOF
    申请人:Kymera Therapeutics, Inc.
    公开号:US20190192668A1
    公开(公告)日:2019-06-27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compounds, compositions thereof,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本发明提供了化合物、其组合物以及使用这些化合物的方法。
  • IRAK degraders and uses thereof
    申请人:Kymera Therapeutics, Inc.
    公开号:US10874743B2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compounds, compositions thereof,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本发明提供了化合物、其组合物以及使用方法。
  • 1-(2H)-ISOQUINOLONE DERIVATIVE
    申请人:CHUGAI SEIYAKU KABUSHIKI KAISHA
    公开号:EP1854792B1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 NAKATSUJI YOHJI; KAWAMURA NORIO; OKAHARA MITSUO; MATSUSHIMA KENJI, SYNTHESIS, 1981, NO 1, 42-44
    作者:NAKATSUJI YOHJI、 KAWAMURA NORIO、 OKAHARA MITSUO、 MATSUSHIMA KENJI
    DOI:——
    日期:——
  • Synthesis of 2-Oxo-Crown Ethers
    作者:Yohji Nakatsuji、Norio Kawamura、Mitsuo Okahara、Kenji Matsushima
    DOI:10.1055/s-1981-29326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