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合成并表征了一种新型的附加香豆素的 PNA 结合循环衍生物配体 C1 及其铜 (II) 复合物 C2。这些化合物与 DNA 的相互作用通过吸收、荧光和粘度滴定以及 DNA 熔化和凝胶电泳实验进行了系统研究。DNA熔解和粘度滴定实验表明,C1的结合方式为沟结合,C2为多重结合方式,包括沟结合和静电结合。从吸收滴定数据,我们可以说 CT DNA 和两种化合物之间的主要相互作用可能是核碱基之间的 H 键。荧光研究表明,C1 与 d(A)9 的结合能力是其他寡脱氧核苷酸的两倍或三倍。
已经合成并表征了一种新型的附加香豆素的 PNA 结合循环衍生物配体 C1 及其铜 (II) 复合物 C2。这些化合物与 DNA 的相互作用通过吸收、荧光和粘度滴定以及 DNA 熔化和凝胶电泳实验进行了系统研究。DNA熔解和粘度滴定实验表明,C1的结合方式为沟结合,C2为多重结合方式,包括沟结合和静电结合。从吸收滴定数据,我们可以说 CT DNA 和两种化合物之间的主要相互作用可能是核碱基之间的 H 键。荧光研究表明,C1 与 d(A)9 的结合能力是其他寡脱氧核苷酸的两倍或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