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di(1-carboxylundecyl)-3,4,9,10-perylenetetracarboxyldiimide | 118902-4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di(1-carboxylundecyl)-3,4,9,10-perylenetetracarboxyldiimide
英文别名
12-[18-(11-Carboxyundecyl)-6,8,17,19-tetraoxo-7,18-diazaheptacyclo[14.6.2.22,5.03,12.04,9.013,23.020,24]hexacosa-1(23),2,4,9,11,13,15,20(24),21,25-decaen-7-yl]dodecanoic acid;12-[18-(11-carboxyundecyl)-6,8,17,19-tetraoxo-7,18-diazaheptacyclo[14.6.2.22,5.03,12.04,9.013,23.020,24]hexacosa-1(23),2,4,9,11,13,15,20(24),21,25-decaen-7-yl]dodecanoic acid
N,N’-di(1-carboxylundecyl)-3,4,9,10-perylenetetracarboxyldiimide化学式
CAS
118902-46-8
化学式
C48H54N2O8
mdl
——
分子量
786.965
InChiKey
XILGDETUKCRPR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3
  • 重原子数:
    58
  • 可旋转键数:
    24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149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N’-di(1-carboxylundecyl)-3,4,9,10-perylenetetracarboxyldiimide氯化亚砜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对冰毒和冰毒类似物有传感功能的荧光 化合物及荧光传感薄膜的制备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冰毒和冰毒类似物有传感功能的荧光化合物及荧光传感薄膜的制备和应用,属于荧光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该荧光化合物中含有胆固醇片段和苝酐单元,胆固醇片段具有刚性骨架、多手性中心及强的范德华作用等优点,苝酐具有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良好的光化学稳定性和强的π‑π堆积作用,这些构筑单元使制备得到的荧光化合物同时具有超分子特性和极为丰富的组装行为。本发明制备的传感薄膜微观形貌可控,且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并可重复使用。有望通过器件化及与专用荧光检测平台的结合研制能够用于冰毒和冰毒类似物超灵敏气相探测的专用检测仪,为缉毒侦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公开号:
    CN104892606B
  • 作为产物:
    描述:
    3,4,9,10-苝四羧酸二酐12-氨基十二酸咪唑 作用下, 反应 1.0h, 以96%的产率得到N,N’-di(1-carboxylundecyl)-3,4,9,10-perylenetetracarboxyldii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High charge carrier mobility and efficient charge separation in highly soluble perylenetetracarboxyl-diimides
    摘要:
    在这份通讯中,我们报告了高溶解度喹啉二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和电荷迁移情况。
    DOI:
    10.1039/c4cc00330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uning the formation of reductive species of perylene-bisimide derivatives in DMF via aggregation matter
    作者:Rui Kang、Rong Miao、Yanyu Qi、Xingmao Chang、Congdi Shang、Li Wang、Yu Fang
    DOI:10.1039/c7cc05645a
    日期:——
    Host–guest interaction and chemical modification are found to be effective in tuning the formation of reductive species of perylene-bisimide (PBI) derivatives in DMF. Moreover, some of the PBI derivatives as synthesized produce radical anions in the solvent without the need of a base.
    发现主客体相互作用和化学修饰可有效调节DMF中per-双酰亚胺(PBI)衍生物的还原性物种的形成。此外,某些合成的PBI衍生物无需溶剂即可在溶剂中产生自由基阴离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