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carbethoxy-3-cyano-1-methylpyrrole | 7164-2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carbethoxy-3-cyano-1-methylpyrrole
英文别名
1-Methyl-3-cyan-pyrrol-carbonsaeure-2-ethylester;3-Cyano-1-methyl-pyrrol-2-carbonsaeure-ethylester;1-Methyl-2-ethoxycarbonyl-3-cyanopyrrol;3-cyano-1-methyl-pyrrole-2-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Ethyl 3-cyano-1-methyl-1h-pyrrole-2-carboxylate;ethyl 3-cyano-1-methylpyrrole-2-carboxylate
2-carbethoxy-3-cyano-1-methylpyrrole化学式
CAS
7164-21-8
化学式
C9H10N2O2
mdl
——
分子量
178.191
InChiKey
LSSODWCEAGEBN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咯衍生的双功能亲电试剂的 DNA 链间交联反应:DNA 中共同靶位点的证据
    摘要:
    由吡咯衍生的双功能亲电试剂家族鉴定的 DNA 链间交联位点在合成 DNA 双链体中进行了体外研究。该家族包括还原活化的丝裂霉素 C (1)、氧化活化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例如 2)、简单的吡咯 2,3- 和 3,4-双-(乙酰氧基甲基)-1-甲基吡咯(3 和 4),以及抗肿瘤剂物质 2,3-二氢-5-(3',4'-二氯苯基)-6,7-双(羟甲基)-1H-吡咯嗪双-(异丙基氨基甲酸酯) (IPP, 5)。本文证明这些试剂优先交联双链 DNA 中的共同靶位点,即序列 5'-d(CG) 处脱氧鸟苷残基的环外氨基
    DOI:
    10.1021/ja00062a002
  • 作为产物:
    描述:
    (2E,4E,6E)-diethyl 3,6-dicyano-2,7-dihydroxyocta-2,4,6-trienedioate 、 甲胺乙醇乙酸乙酯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48%的产率得到2-carbethoxy-3-cyano-1-methylpyrr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咯衍生的双功能亲电试剂的 DNA 链间交联反应:DNA 中共同靶位点的证据
    摘要:
    由吡咯衍生的双功能亲电试剂家族鉴定的 DNA 链间交联位点在合成 DNA 双链体中进行了体外研究。该家族包括还原活化的丝裂霉素 C (1)、氧化活化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例如 2)、简单的吡咯 2,3- 和 3,4-双-(乙酰氧基甲基)-1-甲基吡咯(3 和 4),以及抗肿瘤剂物质 2,3-二氢-5-(3',4'-二氯苯基)-6,7-双(羟甲基)-1H-吡咯嗪双-(异丙基氨基甲酸酯) (IPP, 5)。本文证明这些试剂优先交联双链 DNA 中的共同靶位点,即序列 5'-d(CG) 处脱氧鸟苷残基的环外氨基
    DOI:
    10.1021/ja00062a00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NA interstrand cross-linking reactions of pyrrole-derived, bifunctional electrophiles: evidence for a common target site in DNA
    作者:Jinsuk Woo、Snorri T. Sigurdsson、Paul B. Hopkins
    DOI:10.1021/ja00062a002
    日期:1993.5
    The site of DNA interstrand cross-linking identified by a family of pyrrole-derived bifunctional electrophiles was studied in vitro in synthetic DNA duplexes. This family includes reductively activated mitomycin C (1), oxidatively activated pyrrolizidine alkaloids (e.g. 2), the simple pyrroles 2,3- and 3,4-bis-(acetoxymethyl)-1-methylpyrrole (3 and 4), and the antitumor substance 2,3-dihydro-5-(3'
    由吡咯衍生的双功能亲电试剂家族鉴定的 DNA 链间交联位点在合成 DNA 双链体中进行了体外研究。该家族包括还原活化的丝裂霉素 C (1)、氧化活化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例如 2)、简单的吡咯 2,3- 和 3,4-双-(乙酰氧基甲基)-1-甲基吡咯(3 和 4),以及抗肿瘤剂物质 2,3-二氢-5-(3',4'-二氯苯基)-6,7-双(羟甲基)-1H-吡咯嗪双-(异丙基氨基甲酸酯) (IPP, 5)。本文证明这些试剂优先交联双链 DNA 中的共同靶位点,即序列 5'-d(CG) 处脱氧鸟苷残基的环外氨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