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ethyl 2-fluoro-2-(3-thienyl)malonate | 211506-19-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ethyl 2-fluoro-2-(3-thienyl)malonate
英文别名
Pkeiebzwchakkc-uhfffaoysa-;diethyl 2-fluoro-2-thiophen-3-ylpropanedioate
diethyl 2-fluoro-2-(3-thienyl)malonate化学式
CAS
211506-19-3
化学式
C11H13FO4S
mdl
——
分子量
260.286
InChiKey
PKEIEBZWCHAKK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
  • 拓扑面积:
    80.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ethyl 2-fluoro-2-(3-thienyl)malonate三甲氧基硅烷diethylzinc 、 C67H63NO3 作用下, 以 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2.5h, 以69%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叔烷基卤化物的统一和不对称方法
    摘要:
    对映体富集的叔烷基卤化物普遍存在于生物活性分子中,可作为通用合成中间体来构建复杂结构。虽然常规获得这些基序通常取决于立体选择性碳-卤素或碳-碳键形成反应,但相比之下,使用卤代和前手性四取代碳的不对称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捉摸。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套具有脯氨醇或哌啶醇衍生的四齿配体的双核锌催化剂可以将大量容易获得的卤代丙二酸酯还原为α-卤代-β-羟基酯。这些多官能化的叔烷基氟化物、氯化物和溴化物被证明是氟化药物类似物和多卤化单萜的有用中间体。
    DOI:
    10.1021/jacs.1c12404
  • 作为产物:
    描述:
    噻吩-3-乙酸乙酯 在 sodium hydride 、 lithium hexamethyldisilazan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diethyl 2-fluoro-2-(3-thienyl)mal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叔烷基卤化物的统一和不对称方法
    摘要:
    对映体富集的叔烷基卤化物普遍存在于生物活性分子中,可作为通用合成中间体来构建复杂结构。虽然常规获得这些基序通常取决于立体选择性碳-卤素或碳-碳键形成反应,但相比之下,使用卤代和前手性四取代碳的不对称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捉摸。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套具有脯氨醇或哌啶醇衍生的四齿配体的双核锌催化剂可以将大量容易获得的卤代丙二酸酯还原为α-卤代-β-羟基酯。这些多官能化的叔烷基氟化物、氯化物和溴化物被证明是氟化药物类似物和多卤化单萜的有用中间体。
    DOI:
    10.1021/jacs.1c124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h<sup>III</sup>(Cp*)]-catalyzed arylfluorination of α-diazoketoesters for facile synthesis of α-aryl-α-fluoroketoesters
    作者:Fo-Ning Ng、Chun-Ming Chan、Jianbin Li、Mingzi Sun、Yin-Suo Lu、Zhongyuan Zhou、Bolong Huang、Wing-Yiu Yu
    DOI:10.1039/c8ob02801j
    日期:——
    arylfluorination reactions of α-diazoketoesters with arylboronic acids and N-fluorobenzenesulfonimide for one-pot C(sp3)–C(aryl) and C(sp3)–F bond formation. The arylfluorination reaction can be accomplished with remarkable chemo- and regioselectivity. Our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the Rh-catalyzed arylfluorination of diazoacetates occurred by (1) transmetalation of arylboronic acids to form an
    在这里,我们描述了Cp * Rh(III)催化的α-重氮酮酸酯与芳基硼酸和N-氟苯酰亚胺的级联芳基化反应,形成一锅C(sp 3)-C(芳基)和C(sp 3)-F键。芳基化反应可以实现出色的化学和区域选择性。我们的机理研究表明,重氮基乙酸酯的Rh催化芳基化反应是通过(1)芳基硼酸属转移形成芳基(III)配合物,(2)重氮丙二酸酯与芳基(III)配合物形成碳烯-,( 3)迁移卡宾以形成二酮酮(III)络合物–可能是通过推测的σ-烷基(III)配合物的重排,以及(4)二酮基的亲电化反应形成α-芳基-α-丙二酸酯。
  • Lipase mediated preparation of differently protected homochiral 2-aryl-2-fluoro-1,3-propanediols
    作者:Giuseppe Guanti、Enrica Narisano、Renata Riva
    DOI:10.1016/s0957-4166(98)00181-5
    日期:1998.6
    Lipase mediated asymmetric monohydrolysis of 2-aryl-2-fluoromalonic acid diesters or monoacetylation of 2-aryl-2-fluoro-1,3-propanediols affords chiral fluorinated polyfunctionalized C-3 synthons in excellent enantiomeric excess and acceptable chemical yields. (C) 1998 Published by Elsevier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Chemoenzymatic synthesis of 2-substituted 2-fluoro-1,3-dioxygenated chiral building blocks
    作者:Enrica Narisano、Renata Riva
    DOI:10.1016/s0957-4166(99)00088-9
    日期:1999.4
    A series of 2-substituted-2-fluoro-1,3-dioxygenated chiral building blocks are synthesized via a chemoenzymatic route using either (i) lipase catalyzed monohydrolysis of suitably functionalized malonic diesters, or (ii) lipase catalyzed monoacetylation of suitably functionalized 1,3-propanediols. (C) 1999 Elsevier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cnm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