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diallylamino)-2-hydroxybenzaldehy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diallylamino)-2-hydroxybenzaldehyde
英文别名
4-diallylaminosalicylaldehyde;4-[Bis(prop-2-enyl)amino]-2-hydroxybenzaldehyde;4-[bis(prop-2-enyl)amino]-2-hydroxybenzaldehyde
4-(diallylamino)-2-hydroxybenzaldehy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3H15NO2
mdl
——
分子量
217.268
InChiKey
AEVZXTSHHHNEF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5
  • 拓扑面积:
    40.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diallylamino)-2-hydroxybenzaldehyde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6.0h, 生成 7-(diallylamino)-3-methyl-2H-chrome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7-叠氮基-3-甲酰基香豆素的合成-生物正交适用的荧光染料合成中的关键前体
    摘要:
    香豆素代表着重要的天然产物,是各种药物和荧光染料的共同组成部分。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香豆素的合成,该香豆素可以用作生物正交适用的荧光染料的设计和合成中的关键起始材料。7-叠氮基-3-甲酰基香豆素的合成从7-二烯丙基氨基香豆素开始。该烯丙基保护的氨基香豆素原本很难通过常规方法获得,但可以通过连续的Wittig反应-UV异构化工艺以高收率方便地获得。对该顺序方法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即使在一个锅中也可以合成一系列取代的香豆素。
    DOI:
    10.1002/jhet.3151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香豆素羧酸作为单羧酸转运蛋白 1 抑制剂:作为潜在抗癌药物的体外和体内研究
    摘要:
    通过抑制单羧酸转运蛋白 1 (MCT1),合成了新型N , N-二烷基羧基香豆素作为潜在的抗癌剂。这些香豆素羧酸的体外 MCT1 抑制、MTT 癌细胞活力、双向 Caco-2 细胞通透性以及在人类和肝微粒体中的稳定性已得到评估。这些结果表明,主要候选化合物之一4a具有良好的吸收、代谢稳定性和较低的药物流出率。在健康小鼠中对先导化合物4a进行的全身毒性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该抑制剂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动物死亡率为零,体重增加正常。小鼠体内肿瘤生长抑制研究表明,候选化合物4a在表达MCT1的GL261-luc2同种移植模型中表现出显着的单药活性,但在表达MCT4的MDA-MB-231异种移植模型中没有表现出显着的活性,表明4a的选择性对于表达 MCT1 的肿瘤。
    DOI:
    10.1016/j.bmcl.2016.05.05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i>N</i>,<i>N</i>-Dialkylamino-<i>nor</i>-Dihydroxanthene-Hemicyanine Fused Near-Infrared Fluorophores and Their First Water-Soluble and/or Bioconjugatable Analogues
    作者:Michelle Jui Hsien Ong、Sylvain Debieu、Mathieu Moreau、Anthony Romieu、Jean-Alexandre Richard
    DOI:10.1002/asia.201700176
    日期:2017.4.18
    diversely functionalized salicylic aldehydes. The access to these original fluorescent derivatives proceeded in two steps through a one‐pot construction of the unusual nor‐dihydroxanthene (nor‐DHX) scaffold followed by a diversification step providing a wide variety of nor‐DHX‐hemicyanine fused dyes emitting in the range of 730–790 nm. The versatility of our approach has enabled a further extension to
    从多种功能化的水杨醛描述了扩展的共轭N,N-二烷基基或二氢氧杂蒽基荧光团的有效合成。通过一锅结构异常的进行在两个步骤中这些原始荧光衍生物的访问,也不-dihydroxanthene(也不-DHX)支架后跟一个多样化步骤中提供各种各样的,也不-DHX-花青素融合染料在730-790 nm范围内发射。我们方法的多功能性使其能够进一步扩展至在其末端氮杂环亚基上引入带负电/正电的极性基团的后期阶段,从而使该新兴的近红外类别的第一批溶性和/或生物结合的成员得以进入荧光团。我们的增溶性的方法是容易实现,并且也不-DHX-半菁骨架保持满足生理条件下荧光量子产率(5-20​​%)。最后,通过模型蛋白即牛血清白蛋白的共价标记证明了带有游离羧酸的荧光衍生物生物共轭能力。
  • Heptafluorobutyric Acid Catalyzed Cross-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of 7-Aminocoumarins with 1,2,4-Triazines: A Straightforward Pathway to 3-Triazinyl-7-aminocoumarins
    作者:Ramil F. Fatykhov、Igor A. Khalymbadzha、Ainur D. Sharapov、Anastasia P. Potapova、Anton N. Tsmokalyuk、Vasiliy S. Gaviko
    DOI:10.1055/s-0042-1751570
    日期:2024.6
    A protocol for C–H/C–H cross-coupling reaction between 7-aminocoumarins and 1,2,4-triazine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under heptafluorobutyric acid catalysis providing products with yield up to 91%. The applicability and scop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demonstrated on 25 compounds containing different substituents both in the triazine ring and at the nitrogen atom of 7-aminocoumarins
    7-香豆素1,2,4-三嗪之间的 C-H/C-H 交叉偶联反应方案已开发出来。该反应在七氟丁酸催化下进行,产物收率高达91%。该方法的适用性和范围在 25 种在三嗪环和 7-香豆素的氮原子上含有不同取代基的化合物上得到了证明。EPR 和自由基捕获反应机理的研究表明自由基参与了这种转变。
  • US3971808A
    申请人:——
    公开号:US3971808A
    公开(公告)日:1976-07-27
  • US4384094A
    申请人:——
    公开号:US4384094A
    公开(公告)日:1983-05-17
  • US4409219A
    申请人:——
    公开号:US4409219A
    公开(公告)日:1983-10-1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