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4-bromo-N-(tert-butoxycarbonyl)tryptophan methyl ester | 691885-3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4-bromo-N-(tert-butoxycarbonyl)tryptophan 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methyl (S)-3-(4-bromo-1H-indol-3-yl)-2-((tert-butoxycarbonyl)amino)propanoate;methyl (2S)-3-(4-bromo-1H-indol-3-yl)-2-[(2-methylpropan-2-yl)oxycarbonylamino]propanoate
(S)-4-bromo-N-(tert-butoxycarbonyl)tryptophan m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691885-32-2
化学式
C17H21BrN2O4
mdl
——
分子量
397.269
InChiKey
JSXFCSUOYOQOLC-ZDUSSCG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1
  • 拓扑面积:
    80.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区域选择性吲哚烷基化的方法合成非天然的4-,5-,6-和7-溴-d-色氨酸
    摘要:
    已经开发了从未保护的溴吲哚中对映体纯的溴色氨酸的一般两步方法。与格氏引发剂在CuCl的存在下制备的吲哚的亲核试剂与对映体纯衍生环状sulfamidates反应d -丝氨酸以形成4-,5-,6-或7-溴d色氨酸,并且在中等产率,但是与完全一些其它卤代色氨酸区域选择性。溴色氨酸衍生物在温和条件下脱保护。
    DOI:
    10.1016/j.tetlet.2020.15192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克拉维酸的仿生全合成:DDQ 介导的分子内交叉脱氢偶联方法
    摘要:
    Clavicipitic acid 是一种 communesin 生物碱前体,由于其独特的 azepino[5,4,3-cd] 吲哚骨架而备受关注。在此,我们通过利用 DDQ 介导的交叉脱氢偶联 (CDC) 反应报告了克拉维酸非对映异构体的新型仿生合成。该合成涉及铃木偶联以对 4-溴色氨酸衍生物进行异戊烯化,然后进行分子内 CDC 反应以构建氮杂吲哚核心。反式异构体作为主要产物获得,并且两种非对映异构体是可分离的。研究了 CDC 反应条件,包括温度、溶剂和保护基团,并提出了观察到的非对映选择性的合理机制。
    DOI:
    10.1021/acs.orglett.3c010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without Protection: Three-Step Synthesis of Optically Active Clavicipitic Acids by a Biomimetic Route
    作者:Yuusaku Yokoyama、Hidemasa Hikawa、Masaharu Mitsuhashi、Aki Uyama、Yasuhiro Hiroki、Yasuoki Murakami
    DOI:10.1002/ejoc.200300603
    日期:2004.3
    A three-step synthesis of a mixture of optically active cis- and trans-clavicipitic acids 6, which are ergot alkaloids, was achieved, starting from 4-bromoindole (7) and dl-serine (dl-2). This short synthesis was made possible by omitting the protection and deprotection steps from the synthetic route. The key step was the spontaneous cyclization of 4-vinyltryptophan (10) formed from the Heck reaction
    4-溴吲哚 (7) 和 dl-丝氨酸 (dl-2) 开始,实现了光学活性顺式和反式克拉维酸 6(麦角生物碱)混合物的三步合成。通过省略合成路线中的保护和保护步骤,使这种短合成成为可能。关键步骤是在性介质中 4-溴色氨酸 (8) 与 2-甲基-3-丁烯-2-醇 (9) 的 Heck 反应形成的 4-乙烯基酸 (10) 的自发环化。在这项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催化的 8 与 9 反应显示出有趣的 pH 依赖性;在强碱性条件下,发生 Heck 反应生成 C4-乙烯基化产物 10,而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生成 N-丙基化产物 19b。(©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4)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luorescence utility of two Visible-Light-Absorbing tryptophan derivatives
    作者:Robert J. Micikas、Arusha Acharyya、Amos B. Smith、Feng Gai
    DOI:10.1016/j.cplett.2022.139553
    日期:2022.5
    We synthesize Nα-Boc-4-dicyanovinyltryptophan OMe (4DCV-Trp) and characterize its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solvents. We find that 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of 4DCV-Trp is at ca. 430 nm in water, and that its fluorescence spectrum exhibits a large Stokes shift (e.g., ca. 150 nm in water). Furthermore, solvent-dependent studies reveal a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requency
    我们合成了N α -Boc-4-二乙烯基酸 OMe (4DCV-Trp) 并表征了其在不同溶剂中的光物理性质。我们发现 4DCV-Trp 的最大吸收波长在 ca。在中 430 nm,并且其荧光光谱表现出大的斯托克斯位移(例如,在中约 150 nm)。此外,溶剂依赖性研究揭示了 4DCV-Trp 的荧光最大值频率与溶剂极性指数之间存在正的线性相关性,这表明 4DCV-Trp 可以作为蛋白质的极性报告分子。此外,我们合成 4-硝基色酸并验证其作为蓝色荧光氨基酸 4-基色酸的荧光猝灭剂的效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