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R,4S,5S)-1,5-bis[(2-methylpropan-2-yl)oxycarbonyl]-4-[2-[(2-methylpropan-2-yl)oxy]-2-oxoethyl]pyrrolidine-3-carboxylic acid | 191601-08-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R,4S,5S)-1,5-bis[(2-methylpropan-2-yl)oxycarbonyl]-4-[2-[(2-methylpropan-2-yl)oxy]-2-oxoethyl]pyrrolidine-3-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
(3R,4S,5S)-1,5-bis[(2-methylpropan-2-yl)oxycarbonyl]-4-[2-[(2-methylpropan-2-yl)oxy]-2-oxoethyl]pyrrolidine-3-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191601-08-8
化学式
C21H35NO8
mdl
——
分子量
429.511
InChiKey
GNMFEGCOSVBDIX-YDHLFZD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0
  • 重原子数:
    30.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1
  • 拓扑面积:
    119.44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7.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R,4S,5S)-1,5-bis[(2-methylpropan-2-yl)oxycarbonyl]-4-[2-[(2-methylpropan-2-yl)oxy]-2-oxoethyl]pyrrolidine-3-carboxylic acid4-二甲氨基吡啶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42.0h, 生成 (2S,3S,4R)-3-(carboxymethyl)-4-(2-diazo-3,3,3-trifluoropropanoyl)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A Selective Photoaffinity Ligand for the Kainate Class of Excitatory Amino Acid Receptor
    摘要:
    凯尼酸(KA)的异丙烯基侧链被一个三氟甲基二氮酮基团取代,从而产生了一种衍生物("diazoKA"),这种衍生物能在光诱导下与 KA 类谷氨酸受体的活性位点高效交联。这种官能团的加入是通过羧酸和 2,2,2-三氟二氮杂环丁烷简单的一步偶联完成的,其程序一般适用于其他光亲和标签的制备。其主要优点包括对酸性条件(甚至是 Boc 和 t-丁酯脱保护)具有出色的稳定性,以及在结合和辐照后发生(非生产性)沃尔夫重排的趋势降低。观察到的交联为确定 KA 受体的活性位点残基铺平了道路。
    DOI:
    10.1055/s-1997-6129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A Selective Photoaffinity Ligand for the Kainate Class of Excitatory Amino Acid Receptor
    摘要:
    凯尼酸(KA)的异丙烯基侧链被一个三氟甲基二氮酮基团取代,从而产生了一种衍生物("diazoKA"),这种衍生物能在光诱导下与 KA 类谷氨酸受体的活性位点高效交联。这种官能团的加入是通过羧酸和 2,2,2-三氟二氮杂环丁烷简单的一步偶联完成的,其程序一般适用于其他光亲和标签的制备。其主要优点包括对酸性条件(甚至是 Boc 和 t-丁酯脱保护)具有出色的稳定性,以及在结合和辐照后发生(非生产性)沃尔夫重排的趋势降低。观察到的交联为确定 KA 受体的活性位点残基铺平了道路。
    DOI:
    10.1055/s-1997-61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