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u(II)2(2,2':6',2''-terpyridine)2(μ-acetato)(μ-3,5-bis(2-pyridyl)pyrazolato)](2+) | 729558-7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u(II)2(2,2':6',2''-terpyridine)2(μ-acetato)(μ-3,5-bis(2-pyridyl)pyrazolato)](2+)
英文别名
([Ru(2,2':6',2''-terpyridine)]2(μ-acetate)(μ-3,5-bis(2-pyridyl)pyrazolate))(2+);[(Ru(2,2':6',2''-terpyridine))2(μ-3,5-bis(2-pyridyl)pyrazolato)(μ-acetato)](2+);[(μ-3,5-bis(pyridin-2-yl)pyrazolate)(Ru(II)(trpy))2(OAc)](2+);([Ru(trpy)]2(μ-OAc)(μ-bpp))(2+);[(Ru(trpy))2(μ-bpp)(μ-OAc)](2+);[Ru2(trpy)2(μ-OAc)(μ-bpp)](2+)
[Ru(II)2(2,2':6',2''-terpyridine)2(μ-acetato)(μ-3,5-bis(2-pyridyl)pyrazolato)](2+)化学式
CAS
729558-77-4
化学式
C45H34N10O2Ru2
mdl
——
分子量
948.971
InChiKey
OOSOCFGZHYXHIL-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Ru-Hbpp 水氧化催化剂
    摘要:
    Ru-Hbpp 的全面表征 (in,in-{[Ru(II)(trpy)(H(2)O)](2)(mu-bpp)}(3+)(trpy 是 2,2' :6',2''-三联吡啶,bpp is bis(2-pyridyl)-3,5-pyrazolate)) 水氧化催化剂已采用结构(单晶 X 射线)、光谱(UV-vis 和 NMR) )、动力学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分析。后者揭示了五种不同氧化态的存在,这些氧化态是由初始 II、II 态依次氧化为最终的正式 IV、IV 态氧化态而产生的。这些氧化态中的每一个都已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表征,并报告了它们的相对稳定性。已通过停流技术在 10 至 40 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单个单电子氧化步骤的电子转移动力学,并且相关的二阶速率常数和激活参数(DeltaH() 和 DeltaS())已被测量决定。使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确定了作为氧化态函数的 MeCN 取代水配体的室温速率常数。已对
    DOI:
    10.1021/ja903612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Ru-Hbpp 水氧化催化剂
    摘要:
    Ru-Hbpp 的全面表征 (in,in-{[Ru(II)(trpy)(H(2)O)](2)(mu-bpp)}(3+)(trpy 是 2,2' :6',2''-三联吡啶,bpp is bis(2-pyridyl)-3,5-pyrazolate)) 水氧化催化剂已采用结构(单晶 X 射线)、光谱(UV-vis 和 NMR) )、动力学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分析。后者揭示了五种不同氧化态的存在,这些氧化态是由初始 II、II 态依次氧化为最终的正式 IV、IV 态氧化态而产生的。这些氧化态中的每一个都已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表征,并报告了它们的相对稳定性。已通过停流技术在 10 至 40 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单个单电子氧化步骤的电子转移动力学,并且相关的二阶速率常数和激活参数(DeltaH() 和 DeltaS())已被测量决定。使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确定了作为氧化态函数的 MeCN 取代水配体的室温速率常数。已对
    DOI:
    10.1021/ja90361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RuN<sub>6</sub> Dinuclear Ru-Hbpp Complexes
    作者:Stephan Roeser、Mehmed Z. Ertem、Clyde Cady、Rainer Lomoth、Jordi Benet-Buchholz、Leif Hammarström、Biprajit Sarkar、Wolfgang Kaim、Christopher J. Cramer、Antoni Llobet
    DOI:10.1021/ic201668r
    日期:2012.1.2
    A series of RuN6 dinuclear Ru–Hbpp complexes (Hbpp is the dinucleating tetraaza ligand 3,5-bis(pyridyl)pyrazole) of general formula [RuII(R2-trpy)(MeCN)]2(μ-R1-bpp)}3+, 103+–143+, (R1 = H, Me, or NO2. and R2 = H, Me, MeO; see Scheme 1) has been prepared from their Cl– or AcO– bridged precursors. The complexe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UV–vis, NMR, CV, and some by X-ray. Complexes 103+–143+, Ru2II
    一系列运行的6双核络合物Hbpp(Hbpp是dinucleating四氮杂配体3,5-二(吡啶基)吡唑)通式[Ru中的II(R 2 -trpy)(MeCN中)] 2(μ-R 1 -bpp)} 3+,10 3+ – 14 3+,(R 1 = H,Me或NO 2和R 2 = H,Me,MeO;请参见方案1)是由其Cl –或AcO制备的–桥接的前体。配合物的特征在于紫外可见,NMR,CV,有些则通过X射线表征。络合物10 3+ – 14 3+,Ru2 II,II在溶液中被1当量氧化,导致Ru 2 II,III络合物的混合价10 4+ – 14 4+包含一个不成对的电子,并具有EPR和UV-vis-near-IR的特征。表现出以属为中心的自旋和低能IVCT谱带的存在。的ħ AB参数表示两个中心(II类)之间的相对较强的电子耦合。在10 3+ – 14 3+溶液中进一步的两个电子氧化导致形成EPR沉默Ru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