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R,4S)-5-hydroxy-N-methoxy-N,2,4-trimethylpentanamide | 343782-84-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R,4S)-5-hydroxy-N-methoxy-N,2,4-trimethylpentanamide
英文别名
——
(2R,4S)-5-hydroxy-N-methoxy-N,2,4-trimethylpentanamide化学式
CAS
343782-84-3
化学式
C9H19NO3
mdl
——
分子量
189.255
InChiKey
YOSBYAVIMYOGTL-JGVFFNPU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56.9±42.0 °C(Predicted)
  • 密度:
    1.01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9
  • 拓扑面积:
    49.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聚酮化合物大环内酯 10-脱氧甲炔内酯的化学酶法合成
    摘要:
    聚酮合酶衍生的皮克霉素硫酯酶 (Pik TE)​​ 具有独特的催化 12 和 14 元大环内酯环化的能力。在这项研究中,天然六酮链延长中间体作为其 N-乙酰半胱胺 (NAC) 硫酯的全合成已经实现,其与 Pik TE 的反应证明了 Pik TE 催化其大环内酯化成天然产物 10-脱氧甲炔内酯。使用 Pik TE 对六酮链中间体进行稳态动力学分析。完成了对非天然六酮化合物类似物的初步底物特异性研究,证明了全合成在获得高级聚酮化合物中间体方面的重要性。结果表明 Pik TE 对微小的底物修饰敏感,
    DOI:
    10.1021/ja0504340
  • 作为产物:
    描述:
    3,5-dimethyl-tetrahydropyran-2-one二甲羟胺盐酸盐三甲基铝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9%的产率得到(2R,4S)-5-hydroxy-N-methoxy-N,2,4-trimethylpenta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GKK1032s的合成研究:通过新型的甲硅烷基烯醇醚环化和顺序的逆狄尔斯-阿尔德和分子内狄尔斯-阿尔德反应进行十氢芴骨架的不对称合成
    摘要:
    GKK1032s,其从青霉属sp。的培养液中分离。GKK1032,表现出抗肿瘤活性。我们构建了GKK1032的完全精心设计的十氢芴骨架。通过手性环氧化物和甲硅烷基烯醇醚之间的分子内环化反应构建C环,并同时引入亲二烯体部分。此外,AB环是使用新型顺序逆向Diels-Alder(DA)和分子内Diels-Alder(IMDA)反应立体选择性地构建的。对IMDA加合物进行了数种进一步的修饰,导致所需的羟基酯(包括9个立体中心)的不对称合成。
    DOI:
    10.1016/j.tetlet.2011.09.06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Azaspiracid-1. Construction of Key Building Blocks for Originally Proposed Structure
    作者:K. C. Nicolaou、Petri M. Pihko、Federico Bernal、Michael O. Frederick、Wenyuan Qian、Noriaki Uesaka、Nicole Diedrichs、Jürgen Hinrichs、Theocharis V. Koftis、Eriketi Loizidou、Goran Petrovic、Manuela Rodriquez、David Sarlah、Ning Zou
    DOI:10.1021/ja0547477
    日期:2006.2.1
    required for the total synthesis of the proposed structure of azaspiracid-1 (1a) are described. Key steps include a TMSOTf-induced ring-closing cascade to form the ABC rings of tetracycle 65, a neodymium-catalyzed internal aminal form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mediate 98, and a Nozaki-Hiyama-Kishi coupling to assemble the required carbon chain of fragment 100. The synthesized fragments, obtained stereoselectively
    描述了对所提出的 azaspiracid-1 (1a) 结构进行全合成所需的三个关键构件(65、98 和 100)的合成。关键步骤包括 TMSOTf 诱导的闭环级联以形成四环 65 的 ABC 环、用于构建中间体 98 的催化的内部基形成以及用于组装所需片段碳链的 Nozaki-Hiyama-Kishi 偶联100. 以两种对映体形式立体选择性地获得的合成片段有望构建所有四种立体异构体,作为 azaspiracid-1 (1a-d) 的可能结构,从而可以确定相对和绝对立体化学天然产物
  • Synthesis of the FGHI Ring System of Azaspiracid
    作者:K. C. Nicolaou、Petri M. Pihko、Nicole Diedrichs、Ning Zou、Federico Bernal
    DOI:10.1002/1521-3773(20010401)40:7<1262::aid-anie1262>3.0.co;2-9
    日期:2001.4.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