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quinoxalin-2-oxy)benzoic acid | 875153-03-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quinoxalin-2-oxy)benzoic acid
英文别名
4-(Quinoxalin-2-yloxy)-benzoic acid;4-Quinoxalin-2-yloxybenzoic acid
4-(quinoxalin-2-oxy)benzoic acid化学式
CAS
875153-03-0
化学式
C15H10N2O3
mdl
——
分子量
266.256
InChiKey
LJHYPDDCUAILK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72.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quinoxalin-2-oxy)benzoic acid对氰基氯苄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反应 0.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抗菌抗真菌喹喔啉衍生物的合成
    摘要: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喹喔啉衍生物,并对其作为抗植物病原细菌和真菌的抗菌剂进行了评价。其中一些化合物在体外表现出显着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化合物5k对柑橘食酸菌( Ac ) 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活性。化合物5j和5t表现出最有效的抗RS (立枯丝核菌)活性,相应的EC 50值分别为8.54和12.01 μg mL -1 ,优于商业嘧菌酯(26.17 μg mL -1 ) 。进一步,扫描电镜结果证明化合物5j对RS的细胞形态有一定的影响。此外,体内生物测定还表明,化合物5j的抗RS活性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这些结果表明喹喔啉衍生物可能是有前途的农业杀菌剂和杀真菌剂。
    DOI:
    10.1039/d1ra07559d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 4-(quinoxalin-2-oxy)benzoate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4-(quinoxalin-2-oxy)benz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抗菌抗真菌喹喔啉衍生物的合成
    摘要: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喹喔啉衍生物,并对其作为抗植物病原细菌和真菌的抗菌剂进行了评价。其中一些化合物在体外表现出显着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化合物5k对柑橘食酸菌( Ac ) 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活性。化合物5j和5t表现出最有效的抗RS (立枯丝核菌)活性,相应的EC 50值分别为8.54和12.01 μg mL -1 ,优于商业嘧菌酯(26.17 μg mL -1 ) 。进一步,扫描电镜结果证明化合物5j对RS的细胞形态有一定的影响。此外,体内生物测定还表明,化合物5j的抗RS活性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这些结果表明喹喔啉衍生物可能是有前途的农业杀菌剂和杀真菌剂。
    DOI:
    10.1039/d1ra07559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喹喔啉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申请人:贵州大学
    公开号:CN11451684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本发明涉及农药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喹喔啉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将具有活性的喹喔啉结构通过结构修饰合成了一系列喹喔啉生物。通过对所合成的喹喔啉生物进行抗植物病原菌活性测试,证明本发明制备的喹喔啉生物有很好的抑植物病原菌(细菌、真菌)活性,可用于制备做杀菌的药剂。
  • Tethering identifies fragment that yields potent inhibitors of human caspase-1
    作者:Bruce T. Fahr、Tom O’Brien、Phuongly Pham、Nathan D. Waal、Subramanian Baskaran、Brian C. Raimundo、Joni W. Lam、Michelle M. Sopko、Hans E. Purkey、Michael J. Romanowski
    DOI:10.1016/j.bmcl.2005.10.048
    日期:2006.2
    Disulfide Tethering was applied to the active site of human caspase-1, resulting in the discovery of a novel, tricyclic molecular fragment that selectively binds in S4. This fragment was developed into a class of potent inhibitors of human caspase-1. Several key analogues determined the optimal distance of the tricycle from the catalytic residue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various features of the tricycle,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linker.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