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9-Bis(4-but-3-enoxyphenyl)-1,10-phenanthroline | 871333-6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9-Bis(4-but-3-enoxyphenyl)-1,10-phenanthroline
英文别名
2,9-bis(4-but-3-enoxyphenyl)-1,10-phenanthroline
2,9-Bis(4-but-3-enoxyphenyl)-1,10-phenanthroline化学式
CAS
871333-67-4
化学式
C32H28N2O2
mdl
——
分子量
472.587
InChiKey
CMWSGZQAEMRXD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68.7±55.0 °C(Predicted)
  • 密度:
    1.14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9
  • 重原子数:
    36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44.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2,9-bis(4-hydroxyphenyl)-1,10-phenanthroline 88498-43-5 C24H16N2O2 364.40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A catenane consisting of a large ring threaded through both cyclic units of a handcuff-like compound
    摘要:
    通过铜(I)的模板效应,制备出了一种围绕双大环单元构建的新型卡替萘烷;通过双闭环偏析反应,得到了贯穿双大环两个环的中心环。
    DOI:
    10.1039/b509745b
  • 作为产物:
    描述:
    4-溴-1-丁烯2,9-bis(4-hydroxyphenyl)-1,10-phenanthroline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48%的产率得到2,9-Bis(4-but-3-enoxyphenyl)-1,10-phenanthr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包含两个背对背刚性连接的1,10-菲咯啉单元作为中心核的双宏环的合成,并将其并入手铐状的链烷中。
    摘要:
    制备了包含两个背对背连接的1,10-菲咯啉螯合物的双宏环。合成策略涉及制备由1,10-菲咯啉-5,6-二酮片段并入30元环组成的单环前体。这种重要的中间体是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制备的,两种策略均依赖于使用缩酮作为1,2-二酮保护基。在还原剂(Na(2)S(2)O(4))存在下,两个大环二酮分子与两个当量的氨(过量使用)之间的四组分缩合反应导致所需的二环产量高。最直接的合成路线允许从1,10-菲咯啉分七个步骤制备双宏环,总收率为14%。使用现成的“ 可以定量获得双螺纹物质,其中双大环的每个环都被“分子串”穿过。这些片段带有末端烯丙基基团,其用于通过进行双闭环易位反应来制备最终的链烷。该最终的环化反应是高产率的,并提供所需的由双大环组成的链烷烃,该双大环的两个环单元被大环连接。该化合物已通过经典技术充分表征。电子光谱和电化学测量表明,尽管两个金属中心之间的桥联配体具有芳族性质,但两个铜配合物亚基
    DOI:
    10.1002/chem.20070067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a Bis-macrocycle Containing Two Back-to-Back Rigidly Connected 1,10-Phenanthroline Units as a Central Core and its Incorporation in a Handcuff-Like Catenane
    作者:Julien Frey、Tomáš Kraus、Valérie Heitz、Jean-Pierre Sauvage
    DOI:10.1002/chem.200700671
    日期:2007.9.17
    performing a double ring-closing metathesis reaction. This final cyclisation reaction is high yielding and affords the desired catenane consisting of a bis-macrocycle of which the two cyclic units are threaded by a large ring. The compound has been fully characterised by classical techniques. Electronic spectroscopy and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suggest that the two copper complex subunits do not interact
    制备了包含两个背对背连接的1,10-菲咯啉螯合物的双宏环。合成策略涉及制备由1,10-菲咯啉-5,6-二酮片段并入30元环组成的单环前体。这种重要的中间体是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制备的,两种策略均依赖于使用缩酮作为1,2-二酮保护基。在还原剂(Na(2)S(2)O(4))存在下,两个大环二酮分子与两个当量的氨(过量使用)之间的四组分缩合反应导致所需的二环产量高。最直接的合成路线允许从1,10-菲咯啉分七个步骤制备双宏环,总收率为14%。使用现成的“ 可以定量获得双螺纹物质,其中双大环的每个环都被“分子串”穿过。这些片段带有末端烯丙基基团,其用于通过进行双闭环易位反应来制备最终的链烷。该最终的环化反应是高产率的,并提供所需的由双大环组成的链烷烃,该双大环的两个环单元被大环连接。该化合物已通过经典技术充分表征。电子光谱和电化学测量表明,尽管两个金属中心之间的桥联配体具有芳族性质,但两个铜配合物亚基
  • A catenane consisting of a large ring threaded through both cyclic units of a handcuff-like compound
    作者:Julien Frey、Tomáš Kraus、Valérie Heitz、Jean-Pierre Sauvage
    DOI:10.1039/b509745b
    日期:——
    The template effect of copper(I) allowed the preparation of a new catenane constructed around a bis-macrocyclic unit; a double ring-closing metathesis reaction afforded the central ring which is threaded through both rings of the bis-macrocycle.
    通过铜(I)的模板效应,制备出了一种围绕双大环单元构建的新型卡替萘烷;通过双闭环偏析反应,得到了贯穿双大环两个环的中心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