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亚乙二氧基-2-(2-甲氧基乙基)环己烷 | 129881-59-0

中文名称
1,1-亚乙二氧基-2-(2-甲氧基乙基)环己烷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ethylenedioxy-2-(2-methoxyethyl)cyclohexane
英文别名
6-(2-Methoxyethyl)-1,4-dioxaspiro[4.5]decane
1,1-亚乙二氧基-2-(2-甲氧基乙基)环己烷化学式
CAS
129881-59-0
化学式
C11H20O3
mdl
——
分子量
200.278
InChiKey
GNPUTFFHITZQN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94-96 °C(Press: 7 Torr)
  • 密度:
    1.03±0.1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7.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α-重氮环戊酮的光解。环收缩成官能化的环丁烷,并合成junionone,grandisol和乙酸平球菌酯
    摘要:
    重氮酮19在甲醇中的光解提供了环丁烷羧酸酯20。在碳酸氢钠水溶液-THF中的光解以更好的产率提供了酸21。酯的还原,随后的氧化和随后的Wittig反应提供了±junionone (3)。重氮酮24的光解导致环丁烷羧酸酯25的1:1混合物。用氢碘酸处理相应的羧酸提供了双环内酯27,其是大新醇(1)的已知前体。重氮酮28在光解后产生环丁烷羧酸盐29的混合物和30。将反酸31转化为甲基酮,然后对苯基进行氧化官能化,得到酮酯36,其在酸催化下被异构化为37,其以光学活性形式是(-)大丁香酚的前体。重氮酮38的光解提供了2∶1比例的环丁烷羧酸盐39和40。用甲基锂处理并随后乙酰化的相应的酸混合物提供了乙酸酮基酯43和44,从而导致乙酸链烷酰基酯的正式合成(4)。
    DOI:
    10.1016/s0040-4020(01)88398-8
  • 作为产物:
    描述:
    2-(1,4-dioxaspiro[4.5]dec-6-yl)ethanol碘甲烷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乙二醇二甲醚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3%的产率得到1,1-亚乙二氧基-2-(2-甲氧基乙基)环己烷
    参考文献:
    名称:
    α-重氮环戊酮的光解。环收缩成官能化的环丁烷,并合成junionone,grandisol和乙酸平球菌酯
    摘要:
    重氮酮19在甲醇中的光解提供了环丁烷羧酸酯20。在碳酸氢钠水溶液-THF中的光解以更好的产率提供了酸21。酯的还原,随后的氧化和随后的Wittig反应提供了±junionone (3)。重氮酮24的光解导致环丁烷羧酸酯25的1:1混合物。用氢碘酸处理相应的羧酸提供了双环内酯27,其是大新醇(1)的已知前体。重氮酮28在光解后产生环丁烷羧酸盐29的混合物和30。将反酸31转化为甲基酮,然后对苯基进行氧化官能化,得到酮酯36,其在酸催化下被异构化为37,其以光学活性形式是(-)大丁香酚的前体。重氮酮38的光解提供了2∶1比例的环丁烷羧酸盐39和40。用甲基锂处理并随后乙酰化的相应的酸混合物提供了乙酸酮基酯43和44,从而导致乙酸链烷酰基酯的正式合成(4)。
    DOI:
    10.1016/s0040-4020(01)88398-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HOSH, ARUN;BANERJEE, UJJAL K.;VENKATESWARAN, R. V., TETRAHEDRON, 46,(1990) N, C. 3077-3088
    作者:GHOSH, ARUN、BANERJEE, UJJAL K.、VENKATESWARAN, R. V.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