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r(hexafluoroacetylacetonate)2(CH3COO)(H2O)2 | 1239346-18-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r(hexafluoroacetylacetonate)2(CH3COO)(H2O)2
英文别名
——
Er(hexafluoroacetylacetonate)2(CH3COO)(H2O)2化学式
CAS
1239346-18-9
化学式
C12H9ErF12O8
mdl
——
分子量
676.439
InChiKey
CYUALITZQOJCBE-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氯甲烷Er(hexafluoroacetylacetonate)2(CH3COO)(H2O)2 、 [(Zn(8-hydroxylquinolinate)2)4]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70%的产率得到[Zn(8-hydroxylquinolinate)2](μ2-CH3COO)(Er(hexafluoroacetylacetonate)2)
    参考文献:
    名称:
    异三核Zn 2 Lnclusters(Ln = Nd,Eu,Tb,Er,Yb)的合成,结构和光物理性质† ‡
    摘要:
    异核 锌2 Ln (Ln = 钕 2,欧盟 3,待定 4,尔 5,b 6)团簇[(Znq 2)2 ](μ-CH 3 COO){LN(HFAC)2 }(q =8-羟基喹啉,hfac = 六氟乙酰丙酮)已合成。Zn 2 Ln骨架被两个q配体连接μ-苯氧 和两个q配体 μ 3 -phenoxo配位模式,以及一个μ-CH 3 COO -的阴离子。由于分子内的短距离分离锌⋯(约3.354–3.373Å)允许能量通过两个能量转移途径从Znq 2基敏化剂转移到Ln III中心,镧系元素的发光确实是通过激发Znq 2基发色孔而“点亮”的。光物理测量表明,这些锌2 Ln配合物表现出源自基于Znq 2的发光体和镧系元素发射体的所谓“双重发射” 。由于具有互补色的双重发光,基于Znq 2的青色发射和Eu III中心红色发光相结合,在Zn 2 Eu(3)络合物中产生白光发射。
    DOI:
    10.1039/c000783h
  • 作为产物:
    描述:
    六氟乙酰丙酮 、 erbium(III) acetate 以 为溶剂, 生成 Er(hexafluoroacetylacetonate)2(CH3COO)(H2O)2
    参考文献:
    名称:
    异三核Zn 2 Lnclusters(Ln = Nd,Eu,Tb,Er,Yb)的合成,结构和光物理性质† ‡
    摘要:
    异核 锌2 Ln (Ln = 钕 2,欧盟 3,待定 4,尔 5,b 6)团簇[(Znq 2)2 ](μ-CH 3 COO){LN(HFAC)2 }(q =8-羟基喹啉,hfac = 六氟乙酰丙酮)已合成。Zn 2 Ln骨架被两个q配体连接μ-苯氧 和两个q配体 μ 3 -phenoxo配位模式,以及一个μ-CH 3 COO -的阴离子。由于分子内的短距离分离锌⋯(约3.354–3.373Å)允许能量通过两个能量转移途径从Znq 2基敏化剂转移到Ln III中心,镧系元素的发光确实是通过激发Znq 2基发色孔而“点亮”的。光物理测量表明,这些锌2 Ln配合物表现出源自基于Znq 2的发光体和镧系元素发射体的所谓“双重发射” 。由于具有互补色的双重发光,基于Znq 2的青色发射和Eu III中心红色发光相结合,在Zn 2 Eu(3)络合物中产生白光发射。
    DOI:
    10.1039/c000783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