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N-hydroxy-3-oxobutanimidate | 300543-2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N-hydroxy-3-oxobutanimidate
英文别名
——
ethyl N-hydroxy-3-oxobutanimidate化学式
CAS
300543-26-4
化学式
C6H11NO3
mdl
——
分子量
145.158
InChiKey
CFWWORSXVOBYN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51.2±23.0 °C(Predicted)
  • 密度:
    1.09±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9
  • 重原子数:
    10.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58.89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正-戊基-2,4-戊烷二酮ethyl N-hydroxy-3-oxobutanimidate 作用下, 以 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62%的产率得到ethyl 3,5-dimethyl-4-amyl-2-pyrrole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High‐Yielding Synthesis of β‐Octaalkyl‐ meso ‐(bromophenyl)‐Substituted Porphyrins and X‐ray Study of Axial Complexes of Their Zinc Complexes with THF and 1,4‐Dioxane
    摘要:
    AbstractNew 5‐(4‐bromophenyl)‐3,7,12,13,17,18‐hexamethyl‐2,8‐dipentyl‐ and 5,15‐bis(4‐bromophenyl)‐2,8,12,18‐tetramethyl‐2,8,12,18‐tetrapentylporphyrins (H2P‐1 and H2P‐2) and their zinc metal complexes (ZnP‐1 and ZnP‐2, respectively) were synthesized in high yields by condensation of β‐tetraalkyl‐substituted dipyrromethanes with 2‐formyl‐3,4‐dialkylpyrroles or 4‐bromobenzaldehyde and subsequent metallation. X‐ray analysis data showed the formation of axial complexes of ZnP‐1 and ZnP‐2 with the solvent molecules of THF and dioxane in the solid state. Coordination of ZnP‐1 with dioxane led to polymer multidecker structures.
    DOI:
    10.1002/ejic.201200868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酰乙酸乙酯溶剂黄146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反应 2.0h, 生成 ethyl N-hydroxy-3-oxobutanimidate
    参考文献:
    名称:
    2-芳基取代吡咯类化合物在杀双脐螺药物中 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2‑芳基取代吡咯类化合物在杀双脐螺药物中的应用,属于血吸虫病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提供2‑芳基取代吡咯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并以2‑芳基取代吡咯类化合物活性成分制备成杀螺剂,杀螺剂形态为悬浮剂、乳剂、微乳剂,应用于双脐螺杀灭。所述2‑芳基取代吡咯类化合物作为杀螺剂活性成分时,浸杀的使用量为0.5mg/L‑10.00mg/L,浸杀时间为24h‑72h。通过实验证实,2‑芳基取代吡咯类化合物对双脐螺有杀灭活性,且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低于现有杀螺药物氯硝柳胺,可以制备成杀螺制剂应用于血吸虫病防治领域。
    公开号:
    CN109006824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2-芳基取代吡咯类化合物在杀钉螺药物中的 应用
    申请人: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公开号:CN109006823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本发明涉及一种2‑芳基取代吡咯类化合物在杀钉螺药物中的应用,属于血吸虫病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提供2‑芳基取代吡咯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并以2‑芳基取代吡咯类化合物活性成分制备成杀螺剂,杀螺剂形态为悬浮剂、乳剂、微乳剂,应用于钉螺杀灭。所述2‑芳基取代吡咯类化合物作为杀螺剂活性成分时,浸杀的使用量为0.1mg/L‑10.00mg/L,浸杀时间为24h‑72h;喷洒的使用量为1g/m2‑10g/m2,作用时间为3d‑7d。通过实验证实,2‑芳基取代吡咯类化合物对钉螺有杀灭活性,且对生物的毒性低于现有杀螺药物氯硝柳胺,可以制备成杀螺制剂应用于血吸虫病防治领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