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methyl-1,4-diphenylbutan-1-one | 412025-33-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methyl-1,4-diphenylbutan-1-one
英文别名
1,4-diphenyl-3-methyl-1-butanone;β-methyl-γ-phenylbutyrophenone;3-methyl-1,4-diphenyl-1-butanone
3-methyl-1,4-diphenylbutan-1-one化学式
CAS
412025-33-3
化学式
C17H18O
mdl
——
分子量
238.329
InChiKey
BZGOCNCDPGDCJ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methyl-1,4-diphenylbutan-1-one 为溶剂, 生成 1-丙烯基苯 、 、 、 苯乙酮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内 O−H···O 氢键介导的构象限制性三重体 1,4-双自由基的分配及其生命周期中非对映分化的放大
    摘要:
    已经研究了一组合理设计的酮 4-9 的光反应性和纳秒瞬态现象,以全面了解分子内氢键对 (i) 三线态 1,4-双自由基的寿命和 (ii)后者在环化和消除之间的分配。酮 6 与 8 和 7 与 9 的双自由基的光化学结果和寿命数据的比较揭示了当叠加在空间因素上时氢键的显着影响:虽然 6 和 7 产生的环丁醇收率很低,但发现环化占主导地位8-anti 和 9-anti 中等,在环丁醇的形成中具有高立体选择性(8-anti > 95%)。在 8 的情况下,非对映化学几乎完全允许发生断裂或环化(8-抗环化>90%,8-syn 消除>75%)。值得注意的是,与酮 3 的双自由基的行为相比,8 和 9 的双自由基中的分子内氢键逆转了它们在环化和消除之间的分配;酮 8-anti 和 9-anti 在苯中进行环化,主要导致在 C2 和 C3 取代基之间具有顺式立体化学的环丁醇。根据光产物曲线,酮 8 的中
    DOI:
    10.1021/ja8032179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镍催化的 C(sp2)-C(sp3) 交叉偶联中芳香酯的配体控制化学选择性 C(酰基)-O 键与 C(芳基)-C 键的活化
    摘要:
    开发了一种配体控制和位点选择性镍催化的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反应,以芳香酯和烷基有机硼试剂作为偶联伙伴。该方法通过成功抑制不需要的 β-氢化物消除过程,以直接的方式为 C(sp2)-C(sp3) 键的形成提供了一条简便的途径。通过简单地切换磷配体,酯底物分别转化为烷基化芳烃和酮产物。这种新开发的协议的实用性体现在其广泛的底物范围、广泛的官能团耐受性和在合成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的合成中的应用。对氧化加成步骤的 DFT 研究有助于合理化这种有趣的反应化学选择性:
    DOI:
    10.1021/jacs.7b1286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al-free visible light photoredox enables generation of carbyne equivalents <i>via</i> phosphonium ylide C–H activation
    作者:Mrinmoy Das、Minh Duy Vu、Qi Zhang、Xue-Wei Liu
    DOI:10.1039/c8sc04195d
    日期:——
    has recently been generated from hypervalent iodine precursors via photoredox catalysis. Given the underexplored chemistry of carbyne, due to the paucity of carbyne sources, we are intrigued to discover a new source for this reactive species from classical reagents – phosphonium ylides. Our novel strategy employing phosphonium ylides in an olefin hydrocarbonation reaction features a facile approach
    卡宾是一种有趣的合成中间体,最近通过光氧化还原催化从高价前体生成。由于卡炔来源的缺乏,卡炔的化学性质尚未得到充分探索,我们很高兴从经典试剂中发现这种活性物质的新来源——叶立德。我们在烯烃烃化反应中采用叶立德的新策略具有通过无属和良性反应条件构建碳-碳键的简便方法。此外,烃化产物以高度区域选择性的方式输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