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5-二(己氧基)-1,4-二(羟甲基)苯 | 158982-83-3

中文名称
2,5-二(己氧基)-1,4-二(羟甲基)苯
中文别名
2,5-双(己氧基)-1,4-双(羟基甲基)苯
英文名称
[2,5-Dihexoxy-4-(hydroxymethyl)phenyl]methanol
英文别名
——
2,5-二(己氧基)-1,4-二(羟甲基)苯化学式
CAS
158982-83-3
化学式
C20H34O4
mdl
——
分子量
338.488
InChiKey
KBBZJMOHRIQCD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9.5-93.5 °C(lit.)
  • 沸点:
    483.9±40.0 °C(Predicted)
  • 密度:
    1.02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1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
  • 拓扑面积:
    58.9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SDS

SDS:bc5407ad0bf73e43d15efd583e689617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2,5-BIS(HEXYLOXY)-1,4-
产品名称
BIS(HYDROXYMETHYL)BENZENE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化学品全球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当心 - 物质尚未完全测试。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20H34O4
分子式
: 338.48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来选择人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结晶, 粉末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89.5 - 93.5 °C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5-二(己氧基)-1,4-二(羟甲基)苯pyridinium chlorochrom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5h, 以89%的产率得到2,5-二己氧基对苯二甲醛
    参考文献:
    名称:
    Energy-dissipative Self-assembly Driven in Microflow: A Time-programmed Self-organiz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Metastable Nanofibers
    摘要:
    在微流动中,能量耗散自组装使我们能够接近一个能量不稳定的自组装结构,该结构以级联方式经历从纤维、薄片到最终“流向”热力学稳定的点的形态转换,同时伴随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切换。
    DOI:
    10.1246/cl.150292
  • 作为产物:
    描述:
    1,4-二(己氧基)苯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四丁基溴化铵氢溴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氯仿溶剂黄146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4.5h, 生成 2,5-二(己氧基)-1,4-二(羟甲基)苯
    参考文献:
    名称:
    Energy-dissipative Self-assembly Driven in Microflow: A Time-programmed Self-organiz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Metastable Nanofibers
    摘要:
    在微流动中,能量耗散自组装使我们能够接近一个能量不稳定的自组装结构,该结构以级联方式经历从纤维、薄片到最终“流向”热力学稳定的点的形态转换,同时伴随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切换。
    DOI:
    10.1246/cl.15029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OLYMERS FOR OPTICAL DEVICES
    申请人: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 Limited
    公开号:EP0704094A1
    公开(公告)日:1996-04-03
  • US5514878A
    申请人:——
    公开号:US5514878A
    公开(公告)日:1996-05-07
  • [EN] POLYMERS FOR OPTICAL DEVICES<br/>[FR] POLYMERES POUR DISPOSITIFS OPTIQUES
    申请人: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 LIMITED
    公开号:WO1994029883A1
    公开(公告)日:1994-12-22
    (EN) An optical device such as a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is provided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ontact layer, and a semiconductive layer in contact with the first contact layer. The semiconductive layer comprises an emissive layer of a semiconductive conjugated polymer comprising arylene vinylene units forming at least part of the polymer main chain, and an electron-withdrawing group is conjugatively linked to the polymer main chain so that the polymer emits radiation when excited to luminesce. Enhanced efficiencies of electroluminescence may be obtained, especially where a hole-transporting polymer forms part of the semiconductive layer.(FR) On décrit un dispositif optique tel qu'un organe électroluminescent comprenant une première couche de contact et une couche semi-conductrice en contact avec la première couche de contact. La couche semi-conductrice est constituée d'une couche émissive de polymère conjugué semi-conducteur, comprenant des unités de vinylène arylène formant au moins une partie de la chaîne principale de polymère. Un groupe permettant d'arracher les électrons est lié par liaison conjuguée à la chaîne principale de polymère, de façon à ce que celui-ci émette un rayonnement luminescent lorsqu'il est excité. Un rendement électroluminescent meilleur peut être obtenu, en particulier lorsqu'un polymère porteur de trous constitue une partie de la couche semi-conductrice.
  • Energy-dissipative Self-assembly Driven in Microflow: A Time-programmed Self-organiz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Metastable Nanofibers
    作者:Munenori Numata、Akiko Sato、Rie Nogami
    DOI:10.1246/cl.150292
    日期:2015.7.5
    Energy-dissipative self-assembly in microflow enables us to approach an energetically unstable self-assembled structure, which undergoes morphological transition in a cascade manner from fibers, sheets, and finally “running down” to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dots, with switching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在微流动中,能量耗散自组装使我们能够接近一个能量不稳定的自组装结构,该结构以级联方式经历从纤维、薄片到最终“流向”热力学稳定的点的形态转换,同时伴随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切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