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5-Bis-heptyloxy-4-iodo-benzaldehyde | 190130-75-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5-Bis-heptyloxy-4-iodo-benzaldehyde
英文别名
2,5-Diheptoxy-4-iodobenzaldehyde;2,5-diheptoxy-4-iodobenzaldehyde
2,5-Bis-heptyloxy-4-iodo-benzaldehyde化学式
CAS
190130-75-7
化学式
C21H33IO3
mdl
——
分子量
460.396
InChiKey
BUWGJNIVXYTTL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7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1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5-Bis-heptyloxy-4-iodo-benzaldehyde5,5'-bis(diethylphosphonylmethyl)-2,2'-bipyridine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乙二醇二甲醚 为溶剂, 以83%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含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光敏剂的光折变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摘要:
    本文报告了杂化聚合物系统的详细合成和表征,该系统结合了离子过渡金属配合物和带有 NLO 发色团的共轭聚合物主链,以表现出大的光折变 (PR) 效应。在该系统中,共轭聚合物主链被选择为电荷载流子的传输通道和与过渡金属络合物螯合的大配体的双重作用。Ru(II)-三(双吡啶基)配合物利用其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特性被选为光电荷发生器。Heck 偶联反应用于合成这些多功能聚合物。在极化样品上观察到零电场下的大净光学增益 (>200 cm-1)。合成方法是通用的,并扩展到含有 Os 配合物的 PR 聚合物的合成。所得聚合物在近红外区域 (780 nm) 的波长下显示出光折变性。这种方法还提供了微调......
    DOI:
    10.1021/ja970048l
  • 作为产物:
    描述:
    1-溴代庚烷氢氧化钾正丁基锂硫酸碘酸 作用下, 以 乙醚正己烷溶剂黄146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2,5-Bis-heptyloxy-4-iodo-benz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含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光敏剂的光折变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摘要:
    本文报告了杂化聚合物系统的详细合成和表征,该系统结合了离子过渡金属配合物和带有 NLO 发色团的共轭聚合物主链,以表现出大的光折变 (PR) 效应。在该系统中,共轭聚合物主链被选择为电荷载流子的传输通道和与过渡金属络合物螯合的大配体的双重作用。Ru(II)-三(双吡啶基)配合物利用其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特性被选为光电荷发生器。Heck 偶联反应用于合成这些多功能聚合物。在极化样品上观察到零电场下的大净光学增益 (>200 cm-1)。合成方法是通用的,并扩展到含有 Os 配合物的 PR 聚合物的合成。所得聚合物在近红外区域 (780 nm) 的波长下显示出光折变性。这种方法还提供了微调......
    DOI:
    10.1021/ja970048l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otorefractive Polymers Containing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as Photosensitizer
    作者:Zhonghua Peng、Ali R. Gharavi、Luping Yu
    DOI:10.1021/ja970048l
    日期:1997.5.1
    This paper reports detailed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hybridized polymer system which combines the ionic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and a conjugated polymer backbone bearing NLO chromophores to manifest a large photorefractive (PR) effect. In this system, the conjugated polymer backbone was chosen to play the dual role of a transporting channel for the charge carriers and a macroligand to
    本文报告了杂化聚合物系统的详细合成和表征,该系统结合了离子过渡金属配合物和带有 NLO 发色团的共轭聚合物主链,以表现出大的光折变 (PR) 效应。在该系统中,共轭聚合物主链被选择为电荷载流子的传输通道和与过渡金属络合物螯合的大配体的双重作用。Ru(II)-三(双吡啶基)配合物利用其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特性被选为光电荷发生器。Heck 偶联反应用于合成这些多功能聚合物。在极化样品上观察到零电场下的大净光学增益 (>200 cm-1)。合成方法是通用的,并扩展到含有 Os 配合物的 PR 聚合物的合成。所得聚合物在近红外区域 (780 nm) 的波长下显示出光折变性。这种方法还提供了微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