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四唑嘧磺隆是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一种磺酰脲类水田除草剂。它通过杂草根、叶的吸收,在植物体内传导,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乙酸羟酸合成酶的活性,阻止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最终破坏蛋白质的合成,干扰DNA合成和细胞分裂生长,从而导致杂草枯死。然而,该药剂在水稻体内迅速分解成无除草活性的代谢物,因此具有高效的选择性。其效果优于苄嘧磺隆,但与苄嘧磺隆混用则增效明显,并且耐淋洗,在低温下仍具稳定的除草活性。
毒性
该药剂对兔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无致突变性。鲤鱼LC₅₀>300mg/L、鳟鱼154mg/L、大翻车鱼>1000mg/L(均96h),野鸭和鹌鹑急性经口LD₅₀>2250 mg/kg。
环境行为
动物代谢:大鼠口服后,约95%的四唑嘧磺隆在2天内排泄出来,其中60%~73%是以未代谢的形式排出体外。主要代谢途径包括O-脱甲基化、密啶环羟基化及随后与O键合。喀啶开环断裂形成胍作为次要代谢产物。
植物代谢:植物可迅速代谢,在成熟期的植物组织中仅能找到少量母体化合物。
土壤/环境:在淹没和好氧土壤中,四唑嘧磺隆主要通过间接光解、土壤降解及化学水解作用进行代谢。收获季节0~50cm土层内未检测到残留物。
纯品为白色固体,熔点170℃,蒸汽压4×10⁻⁹Pa(25℃),相对密度1.41。在20℃时溶解度分别为:乙腈13.9 mg/L、丙酮26.4 mg/L、甲醇2.1 mg/L、甲苯1.8 mg/L、正己烷< 0.2 mg/L、乙酸乙酯13.0 mg/L、二氯甲烷65.9 mg/L、水72.3 mg/L(pH=5)、1050 mg/L(pH=7)、6536 mg/L(pH=9)。分配系数为0.646 (pH=5)、1.37 (pH=7)、-2.08 (pH=9),pKa 3.6。
用途磺酰脲类除草剂,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用于水稻苗后施用,通过杂草根叶吸收,在植株体内传导,致使杂草枯死。适用于防除稗草、阔叶草和莎草科杂草。使用剂量为8~25 g/hm²,与助剂一起施用时用量更低。20~25 g(a.i.)/ha施用可有效防除多种杂草,并对稗草和莎草具有较高的活性。
生产方法以丙二腈为起始原料,与原甲酸三甲酯反应后缩合得吡唑胺,再与叠氮化钠、经甲基化、重氮化、磺酰化、胺化,最后与嘧啶氨基甲酸苯酯缩合后处理即得目的产物。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1-甲基-4-(2-甲基-2H-四氮唑-5-基)-1H-吡唑-5-磺酰胺 | 1-methyl-4-(2-methyl-2H-tetrazol-5-yl)-1H-pyrazole-5-sulfonamide | 139481-22-4 | C6H9N7O2S | 243.249 |
—— | 1-methyl-4-(2-methyl-2H-tetrazol-5-yl)-1H-pyrazole-5-sulfonyl chloride | 1185262-93-4 | C6H7ClN6O2S | 262.68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N-[[(5-hydroxy-4,6-dimethoxypyrimidin-2-yl)amino]carbonyl]-1-methyl-4-(2-methyl-2H-tetrazole-5-yl)-1H-pyrazole-5-sulfonamide | 947599-44-2 | C13H16N10O6S | 440.399 |
1-甲基-4-(2-甲基-2H-四氮唑-5-基)-1H-吡唑-5-磺酰胺 | 1-methyl-4-(2-methyl-2H-tetrazol-5-yl)-1H-pyrazole-5-sulfonamide | 139481-22-4 | C6H9N7O2S | 243.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