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benzyloxy-1-bromo-3H-pyrazolo[3,4-c]quinoline | 351058-09-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benzyloxy-1-bromo-3H-pyrazolo[3,4-c]quinoline
英文别名
1-Bromo-3-phenylmethoxypyrazolo[3,4-c]quinoline
3-benzyloxy-1-bromo-3H-pyrazolo[3,4-c]quinoline化学式
CAS
351058-09-8
化学式
C17H12BrN3O
mdl
——
分子量
354.206
InChiKey
JVQNZHUYFSJYE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39.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硝基苯硼酸3-benzyloxy-1-bromo-3H-pyrazolo[3,4-c]quinoline四(三苯基膦)钯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63%的产率得到3-benzyloxy-1-(3-nitrophenyl)-3H-pyrazolo[3,4-c]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Halogenation of pyrazoloquinolines and pyrazoloisoquinolines.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regioreactivity and cross-coupling of 3-halogen derivatives†
    摘要:
    对吡唑 1a、3a 和 4a 进行选择性 C* 卤化(I 和 Br),可得到卤吡唑 5、7-9、11、12。1a、3a 和 4a 之间的反应差异,以及 2a 未能得到预期的卤代吡唑 6、10 的原因,可以通过计算溴化相对能量和检查前沿分子轨道来解释。一系列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证明了所制备卤化物的实用性。
    DOI:
    10.1039/b006435l
  • 作为产物:
    描述:
    3-benzyloxy-3H-pyrazolo[3,4-c]quinoline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84%的产率得到3-benzyloxy-1-bromo-3H-pyrazolo[3,4-c]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Halogenation of pyrazoloquinolines and pyrazoloisoquinolines.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regioreactivity and cross-coupling of 3-halogen derivatives†
    摘要:
    对吡唑 1a、3a 和 4a 进行选择性 C* 卤化(I 和 Br),可得到卤吡唑 5、7-9、11、12。1a、3a 和 4a 之间的反应差异,以及 2a 未能得到预期的卤代吡唑 6、10 的原因,可以通过计算溴化相对能量和检查前沿分子轨道来解释。一系列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证明了所制备卤化物的实用性。
    DOI:
    10.1039/b006435l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alogenation of pyrazoloquinolines and pyrazoloisoquinolines.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regioreactivity and cross-coupling of 3-halogen derivatives†
    作者:Jan Pawlas、Jeremy Greenwood、Per Vedsø、Tommy Liljefors、Palle Jakobsen、Per Olaf Huusfeldt、Mikael Begtrup
    DOI:10.1039/b006435l
    日期:——
    Selective C* halogenation (I and Br) of pyrazoles 1a, 3a and 4a gave halopyrazoles 5, 7–9, 11, 12. Reactivity differences between 1a, 3a and 4a, and the failure of 2a to give the expected halopyrazoles 6, 10 were explained using calculated relative energies of bromination, and inspection of frontier molecular orbitals. Utility of the prepared halides was demonstrated by a series of palladium-catalys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对吡唑 1a、3a 和 4a 进行选择性 C* 卤化(I 和 Br),可得到卤吡唑 5、7-9、11、12。1a、3a 和 4a 之间的反应差异,以及 2a 未能得到预期的卤代吡唑 6、10 的原因,可以通过计算溴化相对能量和检查前沿分子轨道来解释。一系列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证明了所制备卤化物的实用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