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0-bromodecylamine | 802026-07-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0-bromodecylamine
英文别名
10-bromo-1-decanamine;10-bromodecan-1-amine;10-Brom-decyl-amin
10-bromodecylamine化学式
CAS
802026-07-9
化学式
C10H22BrN
mdl
——
分子量
236.195
InChiKey
OIAQZSMKVZLTJ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80.5±13.0 °C(Predicted)
  • 密度:
    1.12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0-bromodecylamine乙醇 为溶剂, 生成 (1-thia-3-aza-cyclotridec-2-en-2-yl)-p-tol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2-Arylimino-1,3-thiaazacycloalkanes
    摘要:
    ω-溴代烷基异硫氰酸酯与芳香胺的反应被用作制备同系列2-芳基亚胺基-1,3-硫氮杂环烷的通用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制备了含有七到十三个成员的环。其中一些异硫氰酸酯和硫氮杂环烷具有驱虫活性。
    DOI:
    10.1139/v71-158
  • 作为产物:
    描述:
    1,10-二溴癸烷氢溴酸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8.0h, 生成 10-bromodec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硫代方酰胺的超分子聚合物:自组装切换模式下的芳香性增益
    摘要:
    尽管对驱动单体自组装形成超分子聚合物的因素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但芳香度增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在此,我们记录了基于方酸酰胺的 bolaamphiphiles 的两种不同自组装模式中的芳香性增益。重要的是,方酸酰胺合成子中的 O → S 取代导致超分子聚合物具有增加的纤维柔韧性和较低的聚合度。计算和光谱实验表明,氧代和硫代方酰胺双亲分子分别自组装成“头对尾”和“堆叠”排列。计算出的芳香性的能量和磁性标准表明,两种自组装模式都增加了方酸酰胺合成子的芳香特性,在所得的超分子聚合物结构中产生更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这些例子表明,氢键和堆积相互作用都可以导致自组装时增加芳香性,突出其在单体设计中的相关性。
    DOI:
    10.1021/jacs.0c0208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荧光染料的制备方法及水溶性近红外荧光探针
    申请人:苏州大学
    公开号:CN107973792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染料的制备方法及水溶性近红外荧光探针,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苝二酰亚胺衍生物,R1为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共轭基团,R2为具有不同长度烷基链的吡啶鎓盐、不同链长的PEG或三PEG苯;该衍生物利用苝二酐为原料,经过如下化学反应制备而成:(1)苝二酐与溴以摩尔比为1:1~10反应制得1,7二溴苝二酐;(2)1,7二溴苝二酐和三甲基锡‑四苯乙烯在Pd(PPh3)4催化下反应,制得偶联产物;(3)该偶联产物与端胺化合物反应,在酸酐位置联结亲水性的吡啶溴鎓盐或PEG,得到目标产物。所获得的水溶性荧光材料可用于近红外细胞成像。
  • A new strategy to construct gold nanocluster-based optical probes using lumin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作者:Shuyang Zhai、Wei Hu、Chen Fan、Wenqi Feng、Zhihong Liu
    DOI:10.1039/d1cc01482j
    日期:——
    the construction of MPC-based optical probes is still scarce because of both the limited photoluminescence efficiency of MPCs and the lack of recognition mechanism. We herein propose a lumin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based strategy to circumvent these problems.
    单层保护的金属纳米团簇(MPCs)正在成为一种有趣的发光材料,但由于 MPCs 的光致发光效率有限和缺乏识别机制,基于 MPC 的光学探针的构建仍然很少。我们在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策略来规避这些问题。
  •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hibitor compounds
    申请人: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
    公开号:US10908153B2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of identifying molecules which inhibit the virulence machinery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o a device for identifying a molecule which inhibits the virulence machinery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o novel compounds which inhibit the virulence machinery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o compounds for use for preventing and/or treating a pathogenic infection caused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also to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for preventing and/or treating a pathogenic infection caused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定抑制铜绿假单胞菌毒力机制的分子的方法,涉及一种鉴定抑制铜绿假单胞菌毒力机制的分子的装置,涉及抑制铜绿假单胞菌毒力机制的新型化合物,涉及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病原体感染的化合物,还涉及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病原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
  • Ionic polymers and polymer-comprising substrates
    申请人:Uzawa Hirotaka
    公开号:US20050245705A1
    公开(公告)日:2005-11-03
    An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ionic polymers that can provide for polymer-comprising substrates whose surfaces can stably and easily immobilize ligands such as sugar chains interacting with biological substances, in which the ligand portion exists stably even in water or buffer, and its detection capability does not decrease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nd substrates comprising the polymers. The ionic polymer of this invention comprises two or more ionic functional groups (A) and two or more biointeracting groups represented by formula L-X-B- [wherein, L denotes a ligand capable of interacting with a biological substance, X denotes a spacer, and B denotes a binding group] as side chains covalently bound to a main chain polymer.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子聚合物,该聚合物可提供由聚合物组成的基底,其表面可稳定、轻松地固定与生物物质相互作用的配体(如糖链),其中配体部分即使在水中或缓冲液中也可稳定存在,且其检测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降低;以及由该聚合物组成的基底。本发明的离子聚合物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离子官能团(A)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由式 L-X-B- 表示的生物相互作用基团[其中,L 表示能与生物物质相互作用的配体,X 表示间隔物,B 表示结合基团],作为侧链与主链聚合物共价结合。
  • Potential Antiradiation Agents. I. Primary Aminoalkanethiosulfuric Acids
    作者:Daniel Klayman、Marie Grenan、David Jacobus
    DOI:10.1021/jm00303a600
    日期:1969.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