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3C]-1-bromo-3-methyl-2-butene | 652151-40-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3C]-1-bromo-3-methyl-2-butene
英文别名
3,3-dimethylallylbromide-1-13C;1-(13C)-1-bromo-3-methylbut-2-ene;1-bromo-3-methyl(113C)but-2-ene
[1-13C]-1-bromo-3-methyl-2-butene化学式
CAS
652151-40-1
化学式
C5H9Br
mdl
——
分子量
150.019
InChiKey
LOYZVRIHVZEDMW-AZXPZEL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3C]-1-bromo-3-methyl-2-butenesodium ethanolat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0.0h, 生成 4-(13C)-6-methylhept-5-e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敏化过氧化芳樟醇的皮肤的机械性见解:重组人表皮中自由基中间体形成的EPR证据和硫醇残基的13C NMR反应性研究。
    摘要:
    芳樟醇是消费品中最常用的香萜。虽然纯的芳樟醇由于具有极低的皮肤致敏潜力而被认为是非过敏性的,但它在空气中的自氧化作用导致烯丙基氢过氧化物被证明是主要的皮肤致敏剂。这些氢过氧化物具有通过自由基机制形成抗原的潜力。为了获得对这种反应性的深入了解,我们首先研究了原位由芳樟醇过氧化氢衍生的自由基的形成电子顺磁共振结合自旋俘获的人类表皮模型。源自氢过氧化物的以碳和氧为中心的自由基物种的形成在表皮模型中得到了特别的证明,该模型模仿人类的皮肤,因此更接近于体内发生的事情。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些结果,我们合成了在碳自由基前体位置含有13 C取代的芳樟醇氢过氧化物,以阐明这些位置之一是否可以与半胱氨酸反应,其硫醇化学功能是最易通过自由基反应的最不稳定的基团之一机制。反应之后是一维和二维131 H NMR。我们验证了通过最初形成的烷氧基从烯丙基氢提取和/或从其β断裂衍生的碳自由基可以通过自由基过程直接改变半胱氨酸
    DOI:
    10.1021/acs.chemrestox.0c00125
  • 作为产物:
    描述:
    ethyl [1-13C]-3-methyl-2-butanoat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氢溴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5h, 生成 [1-13C]-1-bromo-3-methyl-2-butene
    参考文献:
    名称:
    [1,2,3,4,5-13C5]-5-Amino-4-oxopentanoic酸(ALA)的制备-制备具有高同位素富集的任何13C-和15N-同位素的合成方案的设计
    摘要:
    5-氨基-4-氧代戊酸(5-氨基乙酰丙酸)是叶绿素、细菌叶绿素、血红素等生物活性卟啉生物合成的前体。这些系统在光合作用、氧传输、电子传输等方面处于核心地位。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一个简单的方案,可以通过几个步骤以高产率制备任何 5-氨基乙酰丙酸的同位素异构体。使用类似的方案,乙酰丙酸现在也可以制备成任何同位素形式。(©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3)
    DOI:
    10.1002/ejoc.2003004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uthenium catalyzed enyne cycloisomerizations and hydroxycyclizations with skeletal rearrangement
    作者:J.W. Faller、Philip P. Fontaine
    DOI:10.1016/j.jorganchem.2006.01.009
    日期:2006.4
    A neutral arene-tethered ruthenium complex was found to be a catalyst precursor for enyne cycloisomerizations and hydroxycyclizations. The observed products were the result of a skeletal rearrangement process, and include an unusual cyclization to form a six-membered ring. Labeling studies on the six-membered ring product are in accord with an electrophilic activation mechanism that proceeds via cationic
    发现中性的芳烃系的络合物是烯炔环异构化和羟基环化的催化剂前体。观察到的产物是骨骼重排过程的结果,并且包括不寻常的环化以形成六元环。对六元环产物的标记研究符合通过阳离子环丙基卡宾中间体进行的亲电活化机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