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404163-4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404163-43-4
化学式
Br*C17H32N3O2
mdl
——
分子量
390.364
InChiKey
BUBQNUDDUFPMD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27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9.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6
  • 拓扑面积:
    47.14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氢溴酸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76%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Anion binding induced conformational changes exploited for recognition, sensing and pseudorotaxane disassembly
    摘要:
    本文介绍了利用一类新型无环受体在阴离子识别、荧光传感和伪紫外光分解方面的阴离子结合诱导构象变化的研究。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系列咪唑类双酰胺吡啶、吡啶 N-氧化物和含吡啶的受体,并利用 1H NMR 光谱阐明了它们的阴离子结合特性。在识别阴离子时,受体的构象发生了巨大变化,从 "开放 "的分子内几何形状转变为更加 "封闭 "的分子内几何形状。研究了双苯乙烯功能化类似物的荧光阴离子感应能力,阴离子诱导的反应来自准分子信号机制。作为穿线元件的吡啶 N-氧化物受体与间苯二甲酰胺大环之间形成的假紫杉烷集合体被证明会发生分解,这是由于氯化物结合时穿线表现出的构象行为所致。
    DOI:
    10.1039/c2dt31640d
  • 作为产物:
    描述:
    tert-butyl (3-(1H-imidazol-1-yl)propyl)carbamate溴己烷丙酮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82%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Anion binding induced conformational changes exploited for recognition, sensing and pseudorotaxane disassembly
    摘要:
    本文介绍了利用一类新型无环受体在阴离子识别、荧光传感和伪紫外光分解方面的阴离子结合诱导构象变化的研究。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系列咪唑类双酰胺吡啶、吡啶 N-氧化物和含吡啶的受体,并利用 1H NMR 光谱阐明了它们的阴离子结合特性。在识别阴离子时,受体的构象发生了巨大变化,从 "开放 "的分子内几何形状转变为更加 "封闭 "的分子内几何形状。研究了双苯乙烯功能化类似物的荧光阴离子感应能力,阴离子诱导的反应来自准分子信号机制。作为穿线元件的吡啶 N-氧化物受体与间苯二甲酰胺大环之间形成的假紫杉烷集合体被证明会发生分解,这是由于氯化物结合时穿线表现出的构象行为所致。
    DOI:
    10.1039/c2dt31640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