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二氯-4-(3-硝基苯基)苯 | 1365271-51-7

中文名称
1,2-二氯-4-(3-硝基苯基)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dichloro-4-(3-nitrophenyl)benzene
英文别名
——
1,2-二氯-4-(3-硝基苯基)苯化学式
CAS
1365271-51-7
化学式
C12H7Cl2NO2
mdl
——
分子量
268.099
InChiKey
JRUIENJXVUJBC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二氯-4-(3-硝基苯基)苯一水合肼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8%的产率得到3-(3,4-dichlorophenyl)ani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颖的基于二芳基脲的大麻素CB1受体的变构调节剂:评价6-吡咯烷基吡啶基取代的重要性。
    摘要:
    最近有报道称,大麻素CB1受体的变构调节剂是调节CB1受体的另一种治疗方法。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报告了一系列源自PSNCBAM-1(2)的二芳基脲的设计和合成。与2相似,这些二芳基脲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P55,940诱导的细胞内钙动员和[ 35 S]GTP-γ-S结合,同时增强[ 3 H] CP55,940与CB1受体的结合。结构-活性关系研究表明2的吡啶基环可以被其他芳族环取代,而CB1变构调节不需要吡咯烷基环。34(RTICBM-74)在所有体外测定中的功效均与2相似,但对大鼠肝微粒体的代谢稳定性显着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减轻大鼠熄灭的可卡因寻求行为的恢复方面,34比2更有效,证明了该二芳基脲系列有潜力成为可卡因成瘾复发治疗发展的有希望的候选者。
    DOI:
    10.1021/acs.jmedchem.7b00707
  • 作为产物:
    描述:
    3,4-二氯碘苯3-硝基苯硼酸四(三苯基膦)钯碳酸氢钠 作用下, 以 乙二醇二甲醚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65%的产率得到1,2-二氯-4-(3-硝基苯基)苯
    参考文献:
    名称:
    新颖的基于二芳基脲的大麻素CB1受体的变构调节剂:评价6-吡咯烷基吡啶基取代的重要性。
    摘要:
    最近有报道称,大麻素CB1受体的变构调节剂是调节CB1受体的另一种治疗方法。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报告了一系列源自PSNCBAM-1(2)的二芳基脲的设计和合成。与2相似,这些二芳基脲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P55,940诱导的细胞内钙动员和[ 35 S]GTP-γ-S结合,同时增强[ 3 H] CP55,940与CB1受体的结合。结构-活性关系研究表明2的吡啶基环可以被其他芳族环取代,而CB1变构调节不需要吡咯烷基环。34(RTICBM-74)在所有体外测定中的功效均与2相似,但对大鼠肝微粒体的代谢稳定性显着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减轻大鼠熄灭的可卡因寻求行为的恢复方面,34比2更有效,证明了该二芳基脲系列有潜力成为可卡因成瘾复发治疗发展的有希望的候选者。
    DOI:
    10.1021/acs.jmedchem.7b007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DIARYLUREAS AS CB1 ALLOSTERIC MODULATORS<br/>[FR] DIARYLURÉES EN TANT QUE MODULATEURS ALLOSTÉRIQUES DE CB1
    申请人:RTI INT
    公开号:WO2018209030A1
    公开(公告)日:2018-11-15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novel diarylurea derivatives (compounds of formula (I)) and their uses. The compound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re demonstrated to be allosteric modulators of the CB1 receptor, and therefore useful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and conditions mediated by CB1.
    本发明提供了新颖的二芳基脲衍生物(式(I)化合物)及其用途。本发明的化合物被证明是CB1受体的变构调节剂,因此对于治疗由CB1介导的疾病和症状是有用的。
  • [EN] DRUG COMBIN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br/>[FR] COMBINAISONS DE MÉDICAMENTS POUR LE TRAITEMENT DE LA DYSTROPHIE MUSCULAIRE DE DUCHENNE
    申请人:SUMMIT CORP PLC
    公开号:WO2009019504A1
    公开(公告)日:2009-02-12
    Combinations comprising (or consisting essentially of) one or more compounds of formula (1) with one or more ancillary agents, to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the combinations, and to various therapeutic uses of the combinations. Also provided ar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 combinations as well as a method of treatment of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or cachexia using the combinations.
    本发明涉及与一种或多种公式(1)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辅助剂组成的组合物(或基本上由其组成的组合物),以及制备该组合物的方法,以及该组合物的多种治疗用途。还提供了含有该组合物的制药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治疗杜氏肌肉萎缩症,贝克肌肉萎缩症或消瘦症的方法。
  • Diarylureas as CB1 allosteric modulators
    申请人:Research Triangle Institute
    公开号:US11084781B2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novel diarylurea derivatives (compounds of formula (I)) and their uses. The compound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re demonstrated to be allosteric modulators of the CB1 receptor, and therefore useful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and conditions mediated by CB1.
    本发明提供了新型二芳脲衍生物(式(I)化合物)及其用途。本发明的化合物被证明是 CB1 受体的异位调节剂,因此可用于治疗由 CB1 介导的疾病和病症。
  • DRUG COMBIN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申请人:BioMarin IGA Limited
    公开号:EP2170396A1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 DIARYLUREAS AS CB1 ALLOSTERIC MODULATORS
    申请人:Research Triangle Institute
    公开号:EP3621951A1
    公开(公告)日:2020-03-18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