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dicyclohexyl-2,6-dibromonaphthalene-1,4,5,8-tetracarboxylic acid bisimide | 1193777-99-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dicyclohexyl-2,6-dibromonaphthalene-1,4,5,8-tetracarboxylic acid bisimide
英文别名
2,9-Dibromo-6,13-dicyclohexyl-6,13-diazatetracyclo[6.6.2.04,16.011,15]hexadeca-1,3,8,10,15-pentaene-5,7,12,14-tetrone
N,N'-dicyclohexyl-2,6-dibromonaphthalene-1,4,5,8-tetracarboxylic acid bisimide化学式
CAS
1193777-99-9
化学式
C26H24Br2N2O4
mdl
——
分子量
588.296
InChiKey
PCTIKUAZGZXSK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715.3±60.0 °C(Predicted)
  • 密度:
    1.71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1
  • 重原子数:
    3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74.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纳米荧光传感材料及其荧光传感薄膜的 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荧光传感材料及其荧光传感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具有取代基的萘二酰亚胺结构作为分子骨干与具有一个或多个烷氧基取代的苯环结构通过酯基连接的荧光分子,在良性溶液与不良溶液的混合液中,自组装得到对常见毒品具有荧光响应的荧光传感薄膜。由于该纳米荧光传感材料荧光光强稳定、与毒品分子中的有机胺类结构接触能够发生特异性荧光淬灭,并且其制成的荧光传感薄膜的纳米级多孔结构具有比表面积大的特点,能够在混合物中仅含有10ng~20ng毒品时产生明显的荧光淬灭,并稳定性好、寿命长、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适合用于检测常见毒品的日常检测与筛查。
    公开号:
    CN110862392B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纳米荧光传感材料及其荧光传感薄膜的 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荧光传感材料及其荧光传感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具有取代基的萘二酰亚胺结构作为分子骨干与具有一个或多个烷氧基取代的苯环结构通过酯基连接的荧光分子,在良性溶液与不良溶液的混合液中,自组装得到对常见毒品具有荧光响应的荧光传感薄膜。由于该纳米荧光传感材料荧光光强稳定、与毒品分子中的有机胺类结构接触能够发生特异性荧光淬灭,并且其制成的荧光传感薄膜的纳米级多孔结构具有比表面积大的特点,能够在混合物中仅含有10ng~20ng毒品时产生明显的荧光淬灭,并稳定性好、寿命长、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适合用于检测常见毒品的日常检测与筛查。
    公开号:
    CN110862392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aphthalenetetracarboxylic Aicd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Semiconductors
    申请人:Konemann Martin
    公开号:US20080300405A1
    公开(公告)日:2008-12-04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naphthalenetetracarboxylic acid derivates, to a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to their use, especially as an n-type semiconductor.
    本发明涉及萘四羧酸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特别是作为n型半导体。
  • Substituted Heterocyclic Naphthalene Diimides with Unexpected Acidity.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Reactivity
    作者:Filippo Doria、Marco di Antonio、Michele Benotti、Daniela Verga、Mauro Freccero
    DOI:10.1021/jo9017342
    日期:2009.11.20
    becomes the only detectable species (by UV−vis spectroscopy), in water solution, even under acid conditions (pH 1). In aqueous DMSO the acid/base equilibrium is a function of the DMSO/water ratio. The unexpected acidity of these heterocyclic NDIs, which justifies the reactivity with CH2N2, has been rationalized by DFT computational means [PBE0/6-31+G(d,p)] in aqueous solvent (PCM models) as a result of a
    借助包括酰亚胺化在内的分步方案,由2,6-二溴萘和2,3,6,7-四溴萘双氢化物合成了具有杂环1,4-二氢-2,3-吡嗪二酮部分的萘二酰亚胺(NDI),乙烷-1,2-二胺对溴原子的亲核取代,原位还原脱卤和进一步氧化。这些杂环(R =正戊基,环己基)是黄色染料,在有机溶剂中呈绿色发射,其中酸形式占主导。橙色的非荧光共轭碱可以通过在DMSO中添加CH 3 COONBu 4来定量生成,并表现出ap K a= 7.63。即使在酸性条件下(pH 1),共轭碱也成为水溶液中唯一可检测的物种(通过UV-vis光谱法)。在DMSO水溶液中,酸/碱平衡是DMSO /水比率的函数。这些杂环NDI的意想不到的酸度证明了与CH 2 N 2的反应性,已通过DFT计算方法[PBE0 / 6-31 + G(d,p)]在水性溶剂(PCM模型)中得到了合理化。通过包含三个水分子来模拟很强的特异溶剂化作用。
  • NAPHTHALINTETRACARBONSÄUREDERIVATE UND DEREN VERWENDUNG ALS HALBLEITER
    申请人:BASF SE
    公开号:EP1966206B1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 NAPHTHALENETETRA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SEMICONDUCTORS
    申请人:Könemann Martin
    公开号:US20120059168A1
    公开(公告)日:2012-03-08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naphthalenetetracarboxylic acid derivates, to a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to their use, especially as an n-type semiconductor.
  • US8084603B2
    申请人:——
    公开号:US8084603B2
    公开(公告)日:2011-12-27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