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methoxyphenyl)-3-phenylpropane-1,2,3-trione | 54458-34-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methoxyphenyl)-3-phenylpropane-1,2,3-trione
英文别名
1-(4-Methoxyphenyl)-3-phenyl-1,2,3-propantrion;1-(4-Methoxyphenyl)-3-phenylpropanetrione;(4-methoxy-phenyl)-phenyl-propanetrione;(4-Methoxy-phenyl)-phenyl-propantrion;1-(p-Methoxyphenyl)-3-phenyl-propan-1,2,3-trion;1-Phenyl-3-(p-methoxy-phenyl)-propantrion
1-(4-methoxyphenyl)-3-phenylpropane-1,2,3-trione化学式
CAS
54458-34-3
化学式
C16H12O4
mdl
——
分子量
268.269
InChiKey
YBTKZEPFVKMTP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64 °C(Solv: ligroine (8032-32-4))
  • 沸点:
    442.0±47.0 °C(Predicted)
  • 密度:
    1.23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3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60.4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inglet-Oxygen Photolysis of Dihaloketones. A Facile and Efficient Approach to Vicinal Triketones and Their Monohydrates
    摘要:
    描述了通过光敏氧化(单态氧)对gem-二卤酮和/或vic-二卤酮进行制备vic-三酮及/或其单水合物的过程;并讨论了一些反应机制。
    DOI:
    10.1055/s-1987-2798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Zur Herstellung von 1,2,3-Trimethoxyverbindungen aus 1,3-Dimethoxyverbindungen。27. MitteilungüberReduktone和Trimethoxyverbindungen [1]
    摘要:
    报道了22种取代的三羰基化合物的合成。它们可以通过用SeO 2或一氧化二氮氧化β-二羰基化合物,或通过DMSO氧化α-溴-β-二羰基化合物来获得。与文献中描述的其他方法相比,使用SeO 2或DMSO的过程更快速,并且通常可获得更好的产量。
    DOI:
    10.1002/hlca.1974057073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cyclable heterogeneous gold(I)-catalyzed oxidation of internal acylalkynes: Practical access to vicinal tricarbonyls
    作者:Wenli Hu、Bin Huang、Bingbo Niu、Mingzhong Cai
    DOI:10.1016/j.tetlet.2021.152953
    日期:2021.3
    A highly efficient heterogeneous gold(I)-catalyzed oxidation of internal acylalkynes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2,6-dichloropyridine N-oxide as the oxidant in dichloromethane (CH2Cl2) at room temperature, providing a novel and practical approach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verse vicinal tricarbonyls such as α,β-diketoesters, 1,2,3-triketones, and α,β-diketoamides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The heterogeneous
    在室温下,使用2,6-二氯吡啶N-化物作为二氯甲烷(CH 2 Cl 2)的化剂,开发了一种高效的异质(I)催化内部酰基炔烃化的方法,为构建该结构提供了一种新颖而实用的方法种类繁多的邻位三羰基化合物,如α,β-二酮,1,2,3-三和α,β-二酮酰胺,收率良好。可以通过简单的制备方法容易地从市售试剂中获得非均相(I)催化剂,并通过过滤反应混合物进行回收并重复使用多达七次,而不会显着降低催化效率。
  • The Decarbonylation of Diphenyl Triketone<sup>1</sup>
    作者:John D. Roberts、Donald R. Smith、C. C. Lee
    DOI:10.1021/ja01146a037
    日期:1951.2
    of the characteristic reactions of α-polycarbonyl compounds is their tendency to undergo “decarbonylation” with the formation of a compound with one less carbon atom and carbon monoxide or carbon dioxide. An important synthetic example of this type of reaction is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oxalylacetic esters which yield the corresponding malonic esters and carbon monoxide. The related thermal decarbonylation
    α-多羰基化合物的特征反应之一是它们倾向于进行“羰”,形成具有较少原子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合物。此类反应的一个重要合成实例是草酰乙酸的热分解,产生相应的丙二酸一氧化碳。Calvin 和 Lemmon 研究了丙酮酸乙酯的相关热羰。这些工作人员发现丙酮酸乙酯-2-C 2 (14) 仅产生非放射性一氧化碳,结果表明羰基仅丢失。二基三(diphenylpropane-1,2,3-trione,I)的羰反应特别有趣,因为据报道它们是由多种试剂引起的,例如碱、酸、醋酸铜和阳光。在本研究中,使用 C^(14) 标记的二基三对其中一些反应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在羰过程中是否丢失了中心或侧羰基。
  • Schank, Kurt; Lick, Carlo, Chemische Berichte, 1982, vol. 115, # 12, p. 3890 - 3893
    作者:Schank, Kurt、Lick, Carlo
    DOI:——
    日期:——
  • SCHANK, K.;LICK, C., CHEM. BER., 1982, 115, N 12, 3890-3893
    作者:SCHANK, K.、LICK, C.
    DOI:——
    日期:——
  • VINOT N.; MAITTE P., BULL. SOC. CHIM. FRANCE, 1977, PART. 2, NO 11-12, 1245-1248
    作者:VINOT N.、 MAITTE P.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Z)-1,3-二苯基-2-丙烯-1-酮,2-丙烯-1-酮,1,3-二苯基-,(2Z)- 龙血素D 龙血素A 龙血素 B 黄色当归醇F 黄色当归醇B 黄腐醇; 黄腐酚 黄腐醇 D; 黄腐酚 D 黄腐酚B 黄腐酚 黄腐酚 黄卡瓦胡椒素 C 高紫柳查尔酮 阿普非农 阿司巴汀 阿伏苯宗 金鸡菊查耳酮 邻肉桂酰苯甲酸 达泊西汀杂质25 豆蔻明 补骨脂色烯查耳酮 补骨脂查耳酮 补骨脂呋喃查耳酮 补骨脂乙素 蜡菊亭; 4,2',4'-三羟基-6'-甲氧基查耳酮 苯酚,4-[3-(2-羟基苯基)-1-苯基丙基]-2-(3-苯基丙基)- 苯磺酰胺,N-[4-[3-(3-羟基苯基)-1-羰基-2-丙烯基]苯基]- 苯磺酰胺,N-[3-[3-(4-羟基-3-甲氧苯基)-1-羰基-2-丙烯基]苯基]- 苯磺酰胺,4-甲氧基-N,N-二甲基-2-(3-羰基-3-苯基-1-丙烯基)-,(E)- 苯磺酰氯化,4,5-二甲氧基-2-(3-羰基-3-苯基-1-丙烯基)-,(E)- 苯磺酰氯,4-甲氧基-3-(3-羰基-3-苯基-1-丙烯基)-,(E)- 苯甲醇,4-甲氧基-a-[2-(4-甲氧苯基)乙烯基]- 苯甲酸-[4-(3-氧代-3-苯基-丙烯基)-苯胺] 苯甲酸,3-[3-(4-溴苯基)-1-羰基-2-丙烯基]-4-羟基- 苯甲酰(2-羟基苯酰)甲烷 苯甲腈,4-(1-羟基-3-羰基-3-苯基丙基)- 苯基[2-(1-萘基)乙烯基]甲酮 苯基-(三苯基-丙-2-炔基)-醚 苯基-(2-苯基-2,3-二氢-苯并噻唑-2-基)-甲酮 苯亚甲基苯乙酮 苯乙酰腈,a-(1-氨基-2-苯基亚乙基)- 苯丙酸,a-苯甲酰-b-羰基-,苯基(苯基亚甲基)酰肼 苯,1-(2,2-二甲基-3-苯基丙基)-2-甲基- 苏木查耳酮 苄桂哌酯 苄基(4-氯-2-(3-氧代-1,3-二苯基丙基)苯基)氨基甲酸酯 芦荟提取物 腈苯唑 胀果甘草宁C 聚磷酸根皮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