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fluorophenyl)-4-phenyl-2H-1,2,3-triazole | 1305196-63-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fluorophenyl)-4-phenyl-2H-1,2,3-triazole
英文别名
2-(4-Fluorophenyl)-4-phenyltriazole;2-(4-fluorophenyl)-4-phenyltriazole
2-(4-fluorophenyl)-4-phenyl-2H-1,2,3-triazole化学式
CAS
1305196-63-7
化学式
C14H10FN3
mdl
——
分子量
239.252
InChiKey
KFFANNZGXKCJN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0.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AgNO3 作为氮源用于铜催化异氰酸酯环化肟类化合物:生成 N-2-Aryl-1,2,3-三唑的简便途径
    摘要:
    描述了一种多功能的铜催化 [3 + 1 + 1] 肟和异氰酸酯与 AgNO 3的环化。在该转化中,AgNO 3和异氰酸酯代替传统的叠氮化物或重氮试剂被用作氮源。这种三组分转化是通过裂解 N-O/C-H/C-N 键和构建 C=N/N-N 键来实现的,这为制备N -2-芳基-1,2,3-提供了一种策略三唑类具有良好的底物和功能相容性。
    DOI:
    10.1021/acs.orglett.1c0232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2-Aryl-1,2,3-triazoles: A Novel Class of UV/Blue-Light-Emitting Fluorophores with Tunable Optical Properties
    作者:Wuming Yan、Qiaoyi Wang、Quan Lin、Minyong Li、Jeffrey L. Petersen、Xiaodong Shi
    DOI:10.1002/chem.201002937
    日期:2011.4.26
    new class of UV/blue‐light‐emitting fluorophores. Though both N‐1‐aryl‐1,2,3‐triazoles and N‐2‐aryl‐1,2,3‐triazoles gave strong photo absorption under excitation at 330 nm, only the N‐2‐analogous showed strong fluorescence emission in the UV/blue range with high efficiency in various solvents (quantum yield Φ around 0.3–0.5). Significant substituted group effects were observed, allowing tunable optical
    N-2-芳基-1,2,3-三唑生物(NATs)被开发为一类新的发出UV /蓝光的荧光团。尽管N-1-芳基1,2,3-三唑和N-2-芳基1,2,3-三唑在330 nm激发下均具有很强的光吸收能力,但只有N-2类似物显示出很强的荧光发射在紫外/蓝光范围内,在各种溶剂中均具有较高的效率(量子产率Φ约为0.3-0.5)。观察到了显着的取代基效应,使发射的光学特性可调(最大λ)从350-400 nm范围变化,斯托克斯(Stokes)从38-93 nm范围变化。计算研究以及X射线晶体结构表明了三唑环与N-2位置上的芳基之间有效共轭的重要性。提出了平面分子内电荷转移(PICT)机理,并得到溶剂效应研究的支持。简单衍生得到NAT-修饰的赖酸和强UV /蓝色发光二NAT(Φ= 0.76,λ最大= 390),这表明在生物和材料科学的研究这种新的类荧光团的巨大潜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