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苯基己酸甲酯 | 102882-04-2

中文名称
3-苯基己酸甲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3-phenylhexanoate
英文别名
3-phenylhexanoic methyl ester
3-苯基己酸甲酯化学式
CAS
102882-04-2
化学式
C13H18O2
mdl
——
分子量
206.285
InChiKey
BWMQAZHCKKAAG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苯基己酸甲酯氯磺酸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43%的产率得到3-(4-chlorosulfonyl-phenyl)hexanoic 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二硫化物对称二聚体作为生物缀合的稳定半抗原形式:一种制备用于检测环境样品中磺基苯基羧酸盐残留的免疫试剂的策略。
    摘要:
    已经建立了从具有硫醇基团的半抗原方便地通用合成生物缀合物的方法。相应的半抗原通过二硫键合成为稳定的对称二聚体,该二硫键在结合前立即借助二(正丁基)苯基膦聚苯乙烯(DBPP)树脂被还原。该策略用于制备半抗原化的生物分子,并制备针对短烷基链磺基苯基羧酸盐(XC(z)-SPCs; X为苄基的位置,z为烷基链长)的抗体,广泛用于家用和工业的线性烷基苯磺酸盐(LASs)表面活性剂。由于LASs技术混合物的复杂性,已经研究了同源和伪异源免疫策略,目的是扩大对SPC家族的抗体识别。为此目的,已经合成了两种类型的免疫半抗原,并用于制备生物结合物并产生抗体。A型生物缀合物(SPC(A)-蛋白)是通过将A型半抗原合成为稳定的对称二聚体而制备的,通常是2,2'-二硫代双[5- {4-(N-乙基氨磺酰基)}苯基链烷酸](XC( z)-S-SPC)。另一方面,通过使用经典的赖氨酸残基的氨基处理相应的4-磺基苯基链烷
    DOI:
    10.1002/chem.200701232
  • 作为产物:
    描述:
    (E)-1-acetoxy-1-phenyl-2-buten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bis(η3-allyl-μ-chloropalladium(II)) 、 氰化钠氢气 、 sodium hydride 、 1,2-双(二苯基膦)乙烷 、 lith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120.0 ℃ 、13.17 MPa 条件下, 反应 56.0h, 生成 3-苯基己酸甲酯
    参考文献:
    名称:
    Stereo- and regiochemistry in palladium-catalyzed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 optically active (E)- and (Z)-allyl acetates
    摘要:
    DOI:
    10.1021/jo00355a0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lectrochemically Enabled, Nickel-Catalyzed Dehydroxylative Cross-Coupling of Alcohols with Aryl Halides
    作者:Zijian Li、Wenxuan Sun、Xianxu Wang、Luyang Li、Yong Zhang、Chao Li
    DOI:10.1021/jacs.0c13093
    日期:2021.3.10
    chemical science, this functional group represents a highly attractive starting material for forging new C–C bonds.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anodic preparation of the alkoxy triphenylphosphonium ion and nickel-catalyzed cathodic reductive cross-coupling provides an efficient method to construct C(sp2)–C(sp3) bonds, in which free alcohols and aryl bromides—both readily available chemicals—can
    由于醇在整个化学科学中无处不在,因此该官能团代表了一种极具吸引力的起始材料,可用于形成新的 C-C 键。在这里,我们证明了烷氧基三苯基离子的阳极制备和催化的阴极还原交叉偶联的组合提供了一种构建 C(sp 2 )–C(sp 3 ) 键的有效方法,其中游离醇和芳基化物- 两种容易获得的化学品 - 可以直接用作偶联伙伴。这种催化的配对电解反应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具有广泛的功能,几种结构复杂的天然产物和药物的后期芳基化就说明了这一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