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萘氧基)乙酸甲酯 | 1929-87-9

中文名称
(2-萘氧基)乙酸甲酯
中文别名
2-萘乙酸甲酯
英文名称
methyl 2-(naphthalen-2-yloxy)acetate
英文别名
methyl 2-naphthalen-2-yloxyacetate
(2-萘氧基)乙酸甲酯化学式
CAS
1929-87-9
化学式
C13H12O3
mdl
MFCD00142951
分子量
216.236
InChiKey
AMURPBCUFDCTE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53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RTECS号:
    AI9690000
  • 海关编码:
    2918990090

SDS

SDS:8597dbc61d406fadba675e6740dfba62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2-萘氧基)乙酸甲酯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5)
急性毒性, 经皮 (类别5)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无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03 吞咽可能有害。
H313 接触皮肤可能有害。
警告申明
措施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3H12O3
分子式
: 216.23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Methyl 2-naphthyloxyacetate
-
CAS 号 1929-87-9
EC-编号 217-684-3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来选择人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75 - 77 °C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212 °C 在 22.66 hPa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2,800 mg/kg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皮 - 兔子 - > 4,000 mg/kg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AI969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6. 其他信息
进一步信息
版权所有:2012 Co. LLC. 公司。许可无限制纸张拷贝,仅限于内部使用。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萘氧基)乙酸甲酯 在 lith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2-萘氧乙酸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Biochemical Evaluation of Noncyclic Nucleotide Exchange Proteins Directly Activated by cAMP 1 (EPAC1) Regulators
    摘要:
    Exchange proteins directly activated by cAMP (EPAC) play a central role in various biological functions, and activation of the EPAC1 protein has shown potential benefits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human diseases. Herein, we report the synthesis and biochemical evaluation of a series of noncyclic nucleotide EPAC1 activators. Several potent EPAC1 binders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25g, 25q, 25n, 25u, 25e, and 25f, which promote EPAC1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activity in vitro. These agonists can also activate EPAC1 protein in cells, where they exhibit excellent selectivity toward EPAC over protein kinase A and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Moreover, 25e, 25f, 25n, and 25u exhibited improved selectivity toward activation of EPAC1 over EPAC2 in cells. Of these, 25u was found to robustly inhibit IL-6-activate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 and subsequent induction of the pro-inflammatory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 (VCAM1) cell-adhesion protein. These novel EPAC1 activators may therefore act as useful pharmacological tools for elucidation of EPAC function and promising drug leads for the treatment of relevant human diseases.
    DOI:
    10.1021/acs.jmedchem.9b02094
  • 作为产物:
    描述:
    2-萘氧乙酸4-二甲氨基吡啶达卡巴嗪 、 ytterbium(III) trifl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72.0h, 生成 (2-萘氧基)乙酸甲酯
    参考文献:
    名称:
    2-Oxo-1,2-ethylenedioxy group as a linker for solution-, liquid-, and solid-phase syntheses to discover drug-like small molecules
    摘要:
    2-Oxo-1,2-ethylenedioxy (2-OED) functionality has been prepared on a soluble MPEG polymer and solid (HM resin and Lanterns) supports as platforms for discovery of drug-like small molecules. The functionality is cleaved either by Yb(OTf)(3) or TMSCHN2 in MeOH, or by various amines to release small molecules synthesized on the platform in good yield. Application of these platforms aiming for discovery of potent agonists for 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is reported by using the Ugi four-component coupling reaction. (c) 2005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j.tetlet.2005.04.13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reen Esterific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Promoted by <i>tert</i> ‐Butyl Nitrite
    作者:Yonggao Zheng、Yanwei Zhao、Suyan Tao、Xingxing Li、Xionglve Cheng、Gangzhong Jiang、Xiaobing Wan
    DOI:10.1002/ejoc.202100326
    日期:2021.5.14
    TBN‐catalyzed green esterific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features a broad range of substrates and excellent functional groups tolerance. The mechanistic study confirmed that the nitrous acid formed in situ in the system is the actual catalyst for this transformation.
    已经开发了TBN催化的羧酸绿色酯化反应,它具有多种底物和出色的官能团耐受性。机理研究证实,在系统中原位形成的亚硝酸是该转化的实际催化剂。
  •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benzofuran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prepar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of the genus Calea
    作者:María del Carmen Cruz、Joaquín Tamariz
    DOI:10.1016/j.tet.2005.08.015
    日期:2005.10
    catalyzed by Lewis acids leads to a short and novel synthesis of benzofurans 2a–2f. When the olefins 4-dimethylamino-3-aryloxy-3-buten-2-ones 4a–4f were used, the cyclization process was faster and provided the corresponding substituted 2-acetylbenzofurans 1a–1f. Among the latter, naturally occurring compounds calebertin (1a), caleprunin A (1b), and caleprunin B (1c) were prepared in good overall yields.
    Lewis酸催化的β-取代烯烃2-芳氧基-3-二甲基氨基丙酸甲酯3a - 3f的分子内环化反应导致短而新颖的苯并呋喃2a - 2f的合成。当使用烯烃4-二甲基氨基-3-芳氧基-3-丁烯-2-酮4a – 4f时,环化过程更快,并提供了相应的取代的2-乙酰基苯并呋喃1a – 1f。在后者中,天然存在的化合物calebertin(1a),caleprunin A(1b)和caleprunin B(1c)以较高的总收率制备。这些苯并呋喃还可以通过在前驱体中用DMFDMA对前体1-芳氧基丙烷-2-酮7a - 7c进行MW辐射直接处理,然后添加催化剂而得到,从而使路线缩短了一个步骤。
  • Catalyst‐Free Decarbonylative Trifluoromethylthiolation Enabled by Electron Donor‐Acceptor Complex Photoactivation
    作者:Alexander Lipp、Shorouk O. Badir、Ryan Dykstra、Osvaldo Gutierrez、Gary A. Molander
    DOI:10.1002/adsc.202100469
    日期:2021.7.20
    TD-DFT]. This comprehensive study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for EDA complexation for efficient alkyl radical generation. Computation of subsequent ground state pathways reveals that SH2 addition of the alkyl radical to the intermediate radical EDA complex is extremely exergonic and results in a charge transfer event from the dihydropyridine donor to the N-(trifluoromethylthio)phthalimide acceptor of the
    已经开发出醛原料的无催化剂和无添加剂的脱羰三氟甲硫基化。这种操作简单、可扩展且开放的转化是由电子供体-受体 (EDA) 复合物的选择性光激发驱动的,该复合物源于 1,4-二氢吡啶(供体)与N- (三氟甲硫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结合。受体),在环境光和可见光促进的条件下触发分子间单电子转移事件。扩展到其他电子受体可以合成硫氰酸酯和硫酯,以及[1.1.1]丙烷的双官能化。通过实验工作和高级量子力学计算[色散校正 (U)DFT、DLPNO-CCSD(T) 和 TD-DFT] 的结合,阐明了这种光化学范式的复杂机制。这项综合研究强调了 EDA 络合对于有效生成烷基自由基的必要性。随后基态路径的计算表明,烷基自由基与中间自由基EDA络合物的S H 2 加成是极其放能的,并导致从二氢吡啶供体到EDA络合物的N- (三氟甲硫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受体的电荷转移事件。实验和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产物的形成也通过烷基自由基与1
  • Synthesis, Biological Evaluation and Molecular Modeling Study of 3,4-Disubstituted 5-Mercapto-1,2,4-triazoles
    作者:Subhas Sahoo、C.B. Mahendra Kumar、C. Mallikarjuna Setty
    DOI:10.14233/ajchem.2016.19379
    日期:——
    Based on the outcome of computational docking to the active site of cytochrome P450 14a-demethylase (CYP51), diverse 3,4-disubstituted 5-mercapto-1,2,4-triazoles were prepared and screened for antioxidant and antifungal activities. The docking study of synthesized compounds showed promising binding affinity towards docked enzyme, sterol 14a-demethylase(CYP51) from trypanosome cruzi obtained from a RCSB protein data bank (PDB ID: 3KHM).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1H NMR and Mass spectral data. Among the novel synthesized compounds IV-6, IV-1 and IV-2 showed maximum antifungal activity against A. niger and C. albicans organism when compared the standard fluconazole. For antioxidant activity, all the compounds showed moderate activity but compound IV-6 and IV-7 showed significant activity when compared to standard ascorbic acid.
    根据与细胞色素 P450 14a-demethylase (CYP51)活性位点的计算对接结果,制备了多种 3,4-二取代 5-巯基-1,2,4-三唑,并对其进行了抗氧化和抗真菌活性筛选。对合成化合物进行的对接研究表明,它们与对接酶--从 RCSB 蛋白数据库(PDB ID:3KHM)中获得的克鲁斯锥虫甾醇 14a-demethylase(CYP51) 具有良好的结合亲和力。合成的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1H NMR 和质谱数据进行了表征。与标准氟康唑相比,新合成的化合物 IV-6、IV-1 和 IV-2 对黑曲霉和白曲霉具有最强的抗真菌活性。在抗氧化活性方面,所有化合物都显示出中等活性,但与标准抗坏血酸相比,化合物 IV-6 和 IV-7 显示出显著活性。
  • Thermally Triggered Isomerization in a Naphthalene‐Based Acylhydrazone with Solid‐State Optical Nonlinearity Response
    作者:Miaoling Huang、Rongxing Qiu、Zhonghua Pan、Dan Tian、Yunwen Tao、Jinqing Lin、Geng‐Geng Luo
    DOI:10.1002/ejic.202000767
    日期:2020.12.7
    (pyridine‐2‐ylmethylene)acetohydrazide]. The thermally triggered Z‐to‐E configurational isomerization not only involves up to five chemical bonds undergoing 180° rotation in the backbone of acylhydrazone, but changes the crystal packing symmetry from a centrosymmetric space group to a non‐centrosymmetric one. Most impressively, the acentric crystal arrangement of 4(E) exhibits a second‐harmonic generation
    在最新的元动力学模拟的帮助下,我们报告了推挽型酰基4(Z)([ Z)-2-(萘-2-基氧基)-N ' -(吡啶-2-基亚甲基)乙酰肼]将给电子的萘醚基团与可接受的吡啶基单元连接起来,可以将其热转化为其构型异构体4(E)([ E)-2-(萘-2-基烷氧基)-N' -(吡啶-2-基亚甲基)乙酰肼]。热触发Z到E构型异构化不仅涉及酰基hydr骨架中多达五个化学键经历180°旋转,而且使晶体堆积对称性从中心对称的空间基团改变为非中心对称的空间基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4(E)的无心晶体排列具有二次谐波产生(SHG)的主动响应,约为KH 2 PO 4(KDP)标准的2.5倍。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