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Ameisensaeure | 2779-29-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Ameisensaeure
英文别名
Ameisensaeure-<18O2>;HC(18)O2H;(18)O-formic acid;HCOOH;[18O2]formic acid;(18O)oxidanylformaldehyde
Ameisensaeure化学式
CAS
2779-29-5
化学式
CH2O2
mdl
——
分子量
50.0269
InChiKey
BDAGIHXWWSANSR-FTOQCNSH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2
  • 重原子数:
    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Ameisensaeuremetaboric acid硫酸双氧水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peroxyform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浓缩的18 O-Labelled过氧化氢和2 H-,13 C-和18 O-Labelled过氧甲酸的合成
    摘要:
    描述了一种制备18 O-标记的H 2 O 2在水中的浓缩溶液(50-70%)的方法。通过适当标记的甲酸和H 2 O 2的反应,已经合成了全部2 H-,13 C-和18 O-标记的过氧甲酸。
    DOI:
    10.1002/hlca.19830660134
  • 作为产物:
    描述:
    聚合甲醛 在 H2(18)O*H2(16)O 、 麦草畏氧气-18O2 作用下, 以 aq. buffer 为溶剂, 生成 18O-formic acidAmeisensaeure
    参考文献:
    名称:
    Rieske非血红素铁单加氧酶催化的O-去甲基化涉及饱和C–H键的困难氧化
    摘要:
    麦草畏单加氧酶(DMO)催化麦草畏(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酯)的O-去甲基化反应,生成3,6-二氯水杨酸酯和甲醛。最近的晶体学研究表明,DMO催化了麦草畏甲基内部饱和CH键的富挑战性氧化,形成半缩醛中间体。通过我们开发两种新的独立技术,可以检验该假设。作为允许使用18 O 2跟随反应产物的新方法,亚硫酸氢盐用于将新形成的18 O-甲醛捕获在稳定的加合物羟基甲烷磺酸盐(HMS –)中,从而阻止了甲醛中18 O与甲醛的快速交换。16水中有O。第二种技术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甲醛脱氢酶的独特特性,可将18 O-甲醛快速转化为稳定且易于检测的18 O-甲酸。使用这两种新技术进行的实验为DMO催化的麦草畏甲基氧化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从而验证了DMO [和香草酸单加氧酶(一种相关的Rieske非血红素铁单加氧酶)]的机理,该机理涉及到饱和C– H键。
    DOI:
    10.1021/cb400154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o-inspired oxidation of methane in water catalyzed by N-bridged diiron phthalocyanine complex
    作者:Alexander B. Sorokin、Evgeny V. Kudrik、Denis Bouchu
    DOI:10.1039/b804405h
    日期:——
    A stable μ-nitrido diiron phthalocyanine activates H2O2 to oxidize CH4 in water at 25–60 °C to methanol, formaldehyde and formic acid as evidenced using 13C and 18O labelling.
    稳定的双卟啉氨基化合物在25至60摄氏度下活化H2O2,将中的CH4氧化成甲醇甲醛甲酸,这一过程通过13C和18O同位素标记得到了证实。
  • Copper-Catalyzed Formic Acid Synthesis from CO<sub>2</sub> with Hydrosilanes and H<sub>2</sub>O
    作者:Ken Motokura、Daiki Kashiwame、Akimitsu Miyaji、Toshihide Baba
    DOI:10.1021/ol301034j
    日期:2012.5.18
    A copper-catalyzed formic acid synthesis from CO2 with hydrosilanes has been accomplished. The Cu(OAc)(2)center dot H2O-1,2-bis(diphenylphosphino)benzene system is highly effective for the formic acid synthesis under 1 atm of CO2. The TON value approached 8100 in 6 h. The reaction pathway was revealed by in situ NMR analysis and isotopic experiments.
  • Matrix infrared spectra and photolysis and pyrolysis of isotopic secondary ozonides of ethylene
    作者:Michael Hawkins、Christopher K. Kohlmiller、Lester Andrews
    DOI:10.1021/j100213a019
    日期:1982.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