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2H3)crotyl alcohol | 127136-20-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2H3)crotyl alcohol
英文别名
(E)-[4-2H3]-2-buten-1-ol;(E)-but-2-en-4,4,4-d3-1-ol;4-d3-2-Buten-1-ol (E);4,4,4-trideuterio-but-2t-en-1-ol;(E)-4,4,4-trideuteriobut-2-en-1-ol
(4-2H3)crotyl alcohol化学式
CAS
127136-20-3
化学式
C4H8O
mdl
——
分子量
75.0831
InChiKey
WCASXYBKJHWFMY-SMQGVBC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2H3)crotyl alcoholmanganese(IV) 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4-2H3)croton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Berg, Ellen M. M. van den; Liemt, Willem B. S. van; Heemskerk, Bram, Recueil des Travaux Chimiques des Pays-Bas, 1989, vol. 108, # 9, p. 304 - 313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4,4,4-2H3]but-2-yn-1-ol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2.0h, 以40%的产率得到(4-2H3)crotyl alcohol
    参考文献:
    名称:
    δ-氘同位素效应作为类异戊二烯底物过渡态结构的探针
    摘要:
    类异戊二烯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涉及将烯丙基二磷酸中的异戊二烯基部分转移到富电子(亲核)受体。受体可以是多种类型的亲核试剂,而烯丙基二磷酸酯的区别仅在于异戊二烯单元的数量和烃部分中双键的立体化学。由于天然受体的亲核性范围很广,异戊二烯转移反应的机制可能是离解的或与早期到晚期过渡态相关的。我们测量了通过四个键操作的 δ-二级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用于在解离和缔合条件下与双键远端 (C3) 碳原子上带有氘代甲基的二甲基烯丙基衍生物进行取代反应。
    DOI:
    10.1021/jo500394u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Ru(II)-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Formal [3 + 2] Cycloaddition of (<i>E</i>)-1,6-Enynes
    作者:Rui Liu、Yajie Chou、Bing Lian、De-cai Fang、Ming Gao、Tanyu Cheng、Guohua Liu
    DOI:10.1021/acs.orglett.9b02446
    日期:2019.9.6
    challenge in organic chemistry. Herein, we report a Ru(II)-catalyzed formal [3 + 2] cycloaddition as an efficient method to prepare unprecedented bicyclo[3.3.0]octenes from readily available (E)-1,6-enynes. Mechanistic studies based on the deuterium labeling experiments and the DFT calculation disclose a reasonable mechanistic pathway, where a ruthenacyclopentene generated by an ene-yne oxidative cyclization
    在过渡金属催化的1,6-烯炔环化中构造独特的反应途径以构建有价值的合成基序是有机化学中的重大挑战。在这里,我们报告Ru(II)催化的正式[3 + 2]环加成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从容易获得的(E)-1,6-炔烃制备前所未有的双环[3.3.0]辛烯。基于氘标记实验和DFT计算的机理研究揭示了一条合理的机理途径,其中烯-炔氧化环化产生的钌环戊烯经历顺序的β-氢化物消除和分子内加氢钌化以形成钌环己烯,从而产生理想的双环[3.3] .0]辛烯。
  • Berg, Ellen M. M. van den; Liemt, Willem B. S. van; Heemskerk, Bram, Recueil des Travaux Chimiques des Pays-Bas, 1989, vol. 108, # 9, p. 304 - 313
    作者:Berg, Ellen M. M. van den、Liemt, Willem B. S. van、Heemskerk, Bram、Lugtenburg, Johan
    DOI:——
    日期:——
  • δ-Deuterium Isotope Effects as Probes for Transition-State Structures of Isoprenoid Substrates
    作者:Seoung-ryoung Choi、Martin Breugst、Kendall N. Houk、C. Dale Poulter
    DOI:10.1021/jo500394u
    日期:2014.4.18
    The biosynthetic pathways to isoprenoid compounds involve transfer of the prenyl moiety in allylic diphosphates to electron-rich (nucleophilic) acceptors. The acceptors can be many types of nucleophiles, while the allylic diphosphates only differ in the number of isoprene units and stereochemistry of the double bonds in the hydrocarbon moieties. Because of the wide range of nucleophilicities of naturally
    类异戊二烯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涉及将烯丙基二磷酸中的异戊二烯基部分转移到富电子(亲核)受体。受体可以是多种类型的亲核试剂,而烯丙基二磷酸酯的区别仅在于异戊二烯单元的数量和烃部分中双键的立体化学。由于天然受体的亲核性范围很广,异戊二烯转移反应的机制可能是离解的或与早期到晚期过渡态相关的。我们测量了通过四个键操作的 δ-二级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用于在解离和缔合条件下与双键远端 (C3) 碳原子上带有氘代甲基的二甲基烯丙基衍生物进行取代反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