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萘-ul-13C | 219526-41-7

中文名称
萘-ul-13C
中文别名
萘-13C10
英文名称
U-(13)C-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Naphthalene-13C10;naphthalene
萘-ul-13C化学式
CAS
219526-41-7
化学式
C10H8
mdl
——
分子量
138.064
InChiKey
UFWIBTONFRDIAS-IIYFYTT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0-82 °C(lit.)
  • 沸点:
    218 °C(lit.)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n,N
  • 安全说明:
    S36/37,S46,S60,S61
  • 危险类别码:
    R22,R40,R50/5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334 4.1/PG 3

SDS

SDS:37568a9852c4b3ee12d6363b3890c6f4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萘-13C10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Naphthalene-ul-13C
Naphthalene-ul-13C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的固体 (类别2)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4)
致癌性 (类别2)
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1)
慢性水生毒性 (类别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228 易燃固体
H302 吞咽有害。
H351 怀疑会致癌。
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警告申明
预防
P201 在使用前获取特别指示。
P202 在读懂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连接。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 通风/ 照明 设备。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措施
P301 + P312 如果吞下去了: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看医生。
P308 + P313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 就诊。
P330 漱口。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P391 收集溢出物。
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Naphthalene-ul-13C
别名
Naphthalene-ul-13C
: 13C10H8
分子式
: 138.10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Naphthalene-13C10
-
CAS 号 219526-41-7
索引编号 601-052-00-2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人体吸入引起高铁血红蛋白形成,一定浓度后引起苍白病。一般2~4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发作,
萘具有视网膜毒性,系统吸收其蒸汽超过15ppm,可能导致:, 白内障, 视神经炎, 角膜损伤, 眼睛刺激,
摄入会诱发下列症状:, 溶血性贫血, 血色蛋白尿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水喷雾可用来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防止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
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的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分)。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容器溢出,用电保护的真空吸尘器或者湿的刷子除去,然后装入容器按照当地法规去处理(见第13部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充气保存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组分 CAS 号 值 容许浓度 基准
Naphthalene-13C10 219526-41- PC- 50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7 TWA 化学有害因素
备注 可疑人类致癌物

PC- 75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STEL 化学有害因素
可疑人类致癌物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80 - 82 °C
熔点/凝固点: 80 - 82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218 °C218 °C - lit.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根据类别2,此物质或混合物是可燃性固体.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5.0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极端的温度和直接日光。
10.5 不兼容的材料
无数据资料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致癌性
在对动物的研究中,只有有限的致癌迹象
IARC:
2B - 第2B组:可能对人类致癌 (Naphthalene-13C10)
2B - Group 2B: 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Naphthalene-13C10)
生殖毒性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人体吸入引起高铁血红蛋白形成,一定浓度后引起苍白病。一般2~4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发作,
萘具有视网膜毒性,系统吸收其蒸汽超过15ppm,可能导致:, 白内障, 视神经炎, 角膜损伤, 眼睛刺激,
摄入会诱发下列症状:, 溶血性贫血, 血色蛋白尿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334 国际海运危规: 1334 国际空运危规: 1334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NAPHTHALENE, REFINED
国际海运危规: NAPHTHALENE, REFINED
国际空运危规: Naphthalene, refined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4.1 国际海运危规: 4.1 国际空运危规: 4.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是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是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萘-ul-13C 、 在 aluminum (III) chloride 、 磷化氢氢碘酸溶剂黄146 作用下, 反应 48.0h, 生成 U-(13)C-benz[a]anthracene
    参考文献:
    名称:
    统一 13C 标记的多环芳烃的合成†
    摘要:
    设计了收敛合成途径,用于从 U- 13 C-苯和其他简单的市售13 C 起始化合物有效地从头合成一系列均匀13 C标记的多环芳烃。所有目标产物均以优异的收率获得,包括交替PAH U- 13 C-萘、U- 13 C-菲、U- 13 C-蒽、U- 13 C-苯并[ a ]蒽、U- 13 C-芘和非交替PAH U- 13 C-荧蒽。
    DOI:
    10.1039/c0ob01107j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13C6 在 aluminum (III) chloride 、 甲烷磺酸二乙基砜potassium tert-butylate一水合肼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乙酰胺1,1,2,2-四氯乙烷二乙二醇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萘-ul-13C
    参考文献:
    名称:
    统一 13C 标记的多环芳烃的合成†
    摘要:
    设计了收敛合成途径,用于从 U- 13 C-苯和其他简单的市售13 C 起始化合物有效地从头合成一系列均匀13 C标记的多环芳烃。所有目标产物均以优异的收率获得,包括交替PAH U- 13 C-萘、U- 13 C-菲、U- 13 C-蒽、U- 13 C-苯并[ a ]蒽、U- 13 C-芘和非交替PAH U- 13 C-荧蒽。
    DOI:
    10.1039/c0ob01107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upling conversion of methane with carbon monoxide <i>via</i> carbonylation over Zn/HZSM-5 catalysts
    作者:Fuli Wen、Jin Zhang、Zhiyang Chen、Ziqiao Zhou、Hongchao Liu、Wenliang Zhu、Zhongmin Liu
    DOI:10.1039/d0cy01983f
    日期:——
    effectively via carbonylation with CO over Zn/HZSM-5 catalysts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selectivity to aromatics alone reaches 80% among all hydrocarbon products at 823 K, whereas as high as 92% ethane selectivity is achieved at a lower temperature of 673 K. 13CO isotope labelling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approximately 50% of the carbon atoms in all the products originate from carbon monoxide, whereas
    将甲烷有效地直接转化为增值化学品对燃料和化学品的长期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高惰性,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此处报道的是,在温和条件下,通过在Zn / HZSM-5催化剂上用CO进行羰基化可以有效地活化甲烷。在823 K时,所有烃类产品中仅对芳烃的选择性就达到80%,而在673 K的较低温度下,对乙烷的选择性高达92%。13CO同位素标记实验表明,所有产物中大约50%的碳原子来自一氧化碳,而另一半碳来自甲烷,这表明烃产物的前体是酰基化合物和/或羰基化形成的乙酸甲烷与一氧化碳混合。这为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将甲烷转化为增值化学品提供了潜力。
  • Conversion of methoxy and hydroxyl functionalities of phenolic monomers over zeolites
    作者:Rajeeva Thilakaratne、Jean-Philippe Tessonnier、Robert C. Brown
    DOI:10.1039/c5gc02548f
    日期:——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echanisms for the conversion of methoxy and hydroxyl functionalities in phenolic monomers over zeolites during pyrolysis, identifying bottlenecks for conversion to aromatic hydrocarbons.

    这项研究调查了在沸石催化裂解过程中苯酚单体中甲氧基和羟基官能团转化的机制,识别了转化为芳香烃的瓶颈。
  • Simultaneous Conversion of Methane and Methanol into Gasoline over Bifunctional Ga-, Zn-, In-, and/or Mo-Modified ZSM-5 Zeolites
    作者:Vasant R. Choudhary、Kartick C. Mondal、Shafeek A. R. Mulla
    DOI:10.1002/anie.200500694
    日期:2005.7.11
  • Synthesis of uniformly 13C-label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作者:Zhenfa Zhang、Ramiah Sangaiah、Avram Gold、Louise M. Ball
    DOI:10.1039/c0ob01107j
    日期:——
    pathways were devised for efficient synthesis of a series of uniformly 13C label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de novo from U-13C-benzene and other simple commercially-available 13C-starting compounds. All target products were obtained in excellent yields, including the alternant PAH U-13C-naphthalene, U-13C-phenanthrene, U-13C-anthracene, U-13C-benz[a]anthracene, U-13C-pyrene and the nonalternant
    设计了收敛合成途径,用于从 U- 13 C-苯和其他简单的市售13 C 起始化合物有效地从头合成一系列均匀13 C标记的多环芳烃。所有目标产物均以优异的收率获得,包括交替PAH U- 13 C-萘、U- 13 C-菲、U- 13 C-蒽、U- 13 C-苯并[ a ]蒽、U- 13 C-芘和非交替PAH U- 13 C-荧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