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4,6-(tetra-O-benzoyl-α-D-mannopyranosyl)-1-prope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4,6-(tetra-O-benzoyl-α-D-mannopyranosyl)-1-propene
英文别名
[(2R,3R,4R,5R,6R)-3,4,5-tribenzoyloxy-6-prop-2-enyloxan-2-yl]methyl benzoate
2,3,4,6-(tetra-O-benzoyl-α-D-mannopyranosyl)-1-prope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37H32O9
mdl
——
分子量
620.656
InChiKey
FYLASGCMQNMGIZ-YKNMHBII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5
  • 重原子数:
    46
  • 可旋转键数:
    15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9
  • 拓扑面积:
    11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9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碘联苯2,3,4,6-(tetra-O-benzoyl-α-D-mannopyranosyl)-1-propene四丁基溴化铵 、 palladium diacetate 、 碳酸氢钠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E)-4-[3-(2,3,4,6-tetra-O-benzoyl-α-D-mannopyranosyl)prop-1-en-1-yl]-1,1'-biphenyl
    参考文献:
    名称:
    有效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 FimH 拮抗剂设计的深刻改进。
    摘要: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 (UPEC) 1 型菌毛粘附素 (FimH) 的选择性抗粘连拮抗剂是抗生素治疗和预防由 UPEC 引起的急性或复发性尿路感染 (UTI) 的有吸引力的替代品。使用 Heck 交叉偶联反应使用一系列碘芳基衍生物合成了基于先前描述的 C-连接烯丙基 α-D-吡喃甘露糖苷的合理小型 FimH 拮抗剂库。这项工作报告了上述家族中具有亚纳摩尔亲和力的 FimH 拮抗剂的两个新成员。由此产生的疏水糖苷配基,包括受约束的烯烃和芳基,旨在提供与所谓的 FimH“酪氨酸门”的额外有利结合相互作用。新合成的 C-连接拟糖拮抗剂,具有水解稳定的端基异构键,与以前发表的类似物相比,表现出更好的结合,如通过 FimH 凝集素相互作用的亲和力测量所证明的。FimH 与一种纳摩尔拮抗剂共结晶的晶体结构揭示了该抑制剂与酪氨酸门活性位点的结合模式。此外,选定的吡喃甘露糖苷结构既不影响细菌生长或细胞活力,也不干扰抗生素活性。C
    DOI:
    10.3390/pharmaceutics15020527
  • 作为产物:
    描述:
    1,2,3,4,6-penta-O-benzoyl-α-D-mannopyranoside烯丙基三甲基硅烷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三氟化硼乙醚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75%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破译 C-连接的 α-D-吡喃甘露糖苷的构象及其在合成低纳摩尔大肠杆菌 FimH 配体中的应用
    摘要:
    某些符号无法重现。对于完整的摘要,请参阅原始文章 C-烯丙基 α–D-甘露糖苷通过多种途径制备,以确定 α-异头物的最佳途径。通过分子建模评估了关键中间体的相对构象能量,表明常规的4C1椅子构象是能量最低的构象异构体。这一发现也得到了核磁共振和 X 射线晶体学的证实。使用钯催化的 Heck 反应,也将过苯甲酰化的 C-烯丙基甘露糖苷转化为 1,1'-联苯类似物。两个产生的次要反应产物与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FimH 共结晶。或者,主要的和预期的 Heck 产品的 KD 处于低 nM 范围内,如 SPR 所测量的。
    DOI:
    10.24820/ark.5550190.p010.78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Molecular Asterisks' via Sequential Cross-Metathesis, Sonogashira and Cyclotrimerization Reactions
    作者:Romyr Dominique、Bingcan Liu、Sanjoy K. Das、René Roy
    DOI:10.1055/s-2000-6266
    日期:——
    A series of suitably functionalized C-linked carbohydrate derivatives 9-13 were prepared in good yields from alkenyl glycosides 1-4 by cross-metathesis reaction using Grubbs' catalyst [Cl2(PCy3)2Ru=CHPh]. The reaction was also applied to 6-O-allyl ether 5 and N-Cbz allylamine 6. C-Linked glycopeptide homologue 15 was prepared in 65% yield by cross-metathesis of perbenzylated β-C-allyl mannopyranoside 1 and allyl glycine derivative 8. Finally, amine-ending C-glycoside 11 was subjected to a sequence of deprotection, amidation with p-iodobenzoic acid (EDC, HOBt, DIPEA, r.t., 12 h), Sonogashira reaction [Pd(PPh3)2Cl2, Et3N, 65 °C, 6 h] and treatment with dicobalt octacarbonyl (60 °C, 6 h) to provide a `molecular asterisk' 21 in 53% yield.
    使用格拉布斯催化剂[Cl2(PCy3)2Ru=CHPh],通过交叉甲基化反应从烯基糖苷 1-4 制备了一系列适当官能化的 C 链碳水化合物生物 9-13,收率良好。该反应也适用于 6-O 烯丙基醚 5 和 N-Cbz 烯丙基胺 6。通过过苄基化的δ-C-烯丙基甘露糖苷 1 和烯丙基甘酸衍生物 8 的交叉甲基化反应,制备出 C 联糖肽同系物 15,收率为 65%。最后,基末端的 C-糖苷 11 经过去保护、对苯甲酸酰胺化(EDC、HOBt、DIPEA,12 小时后)、Sonogashira 反应[Pd(PPh3)2Cl2、Et3N,65 °C,6 小时]和八羰基二处理(60 °C,6 小时)等一系列过程,得到 "分子星号 "21,收率为 5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