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氟苯乙醛二甲基缩醛 | 121039-98-3

中文名称
4-氟苯乙醛二甲基缩醛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fluorophenyl)acetaldehyde dimethyl acetal
英文别名
4-fluorophenylacetaldehyde dimethyl acetal;1-(2,2-dimethoxyethyl)-4-fluorobenzene
4-氟苯乙醛二甲基缩醛化学式
CAS
121039-98-3
化学式
C10H13FO2
mdl
MFCD16875662
分子量
184.21
InChiKey
ICDKNFHCKJLHM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1.074 g/mL at 25 °C
  • 闪点:
    93℃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SDS

SDS:a05757fed17f043a76f79413def10101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氟苯乙醛二甲基缩醛三甲基氯硅烷sodium acetate乙酸酐乙酰氯 、 sodium bromide 作用下, 以 甲醇氯仿 为溶剂, 反应 8.03h, 生成 α-bromo-1-(4-fluoro-phenyl)-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非咪唑组胺H3配体。第六部分 侧链缺乏氮核的噻唑型组胺H3受体拮抗剂的合成及初步药理研究
    摘要:
    背景:H 3受体拮抗剂被认为是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记忆和学习缺陷以及癫痫症的潜在药物。有效的H 3受体拮抗剂的最初开发集中于天然配体组胺的广泛修饰。然而,已显示含咪唑的配体与细胞色素P450酶的抑制有关,该抑制是由于在酶的活性位点上咪唑氮络合至血红素铁而引起的。由于这些原因,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非咪唑H 3受体拮抗剂。 目的:以前,我们报道了一系列有效的组胺H 3受体非咪唑拮抗剂的合成和体外药理学表征,这些拮抗剂属于取代的2-噻唑-4-正丙基哌嗪类。该族的先导化合物1是带有乙基氨基甲基丙基链的衍生物。 方法:为了增加亲脂性,这将帮助配体穿过血脑屏障,我们合成了一系列新的2-噻唑-4-n-丙基哌嗪,其中的乙基氨基甲基丙基部分被对位取代的-一个未取代的苯环和噻唑环的4和5位上的ω--苯基烷基取代基。使用电收缩豚鼠空肠在体外测试所有化合物的H 3拮抗作用。 结果:呈现的系列3d
    DOI:
    10.2174/1573406412666160525121158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氟苯乙醇戴斯-马丁氧化剂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5.0h, 生成 4-氟苯乙醛二甲基缩醛
    参考文献:
    名称:
    非咪唑组胺H3配体。第六部分 侧链缺乏氮核的噻唑型组胺H3受体拮抗剂的合成及初步药理研究
    摘要:
    背景:H 3受体拮抗剂被认为是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记忆和学习缺陷以及癫痫症的潜在药物。有效的H 3受体拮抗剂的最初开发集中于天然配体组胺的广泛修饰。然而,已显示含咪唑的配体与细胞色素P450酶的抑制有关,该抑制是由于在酶的活性位点上咪唑氮络合至血红素铁而引起的。由于这些原因,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非咪唑H 3受体拮抗剂。 目的:以前,我们报道了一系列有效的组胺H 3受体非咪唑拮抗剂的合成和体外药理学表征,这些拮抗剂属于取代的2-噻唑-4-正丙基哌嗪类。该族的先导化合物1是带有乙基氨基甲基丙基链的衍生物。 方法:为了增加亲脂性,这将帮助配体穿过血脑屏障,我们合成了一系列新的2-噻唑-4-n-丙基哌嗪,其中的乙基氨基甲基丙基部分被对位取代的-一个未取代的苯环和噻唑环的4和5位上的ω--苯基烷基取代基。使用电收缩豚鼠空肠在体外测试所有化合物的H 3拮抗作用。 结果:呈现的系列3d
    DOI:
    10.2174/157340641266616052512115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ypoiodous acid-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geminal addition of methanol to vinylarenes: synthesis of anti-Markovnikov methyl acetals
    作者:Swamy Peraka、Naresh Mameda、Mahender Reddy Marri、Srujana Kodumuri、Durgaiah Chevella、Prabhakar Sripadi、Narender Nama
    DOI:10.1039/c5ra16826k
    日期:——
    salt and oxone is reported. The preliminary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s suggest that the key factor for achieving the anti-Markovnikov regioselectivity is the semipinacol rearrangement of an iodo functionalized intermediate, which is confirmed by an isotope labeling experiment. In addition, the reaction involves the de-iodination of a co-iodo intermediate via its oxidation to hypervalent iodine species
    报道了一种新的无金属的,乙烯基芳烃的催化双甲氧基化的乙烯基芳烃,其基于从碘化物盐和氧酮原位生成的HOI物质。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实现抗马尔科夫尼科夫区域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碘官能化中间体的频哪醇重排,这通过同位素标记实验得以证实。此外,该反应涉及的去碘化共碘中间经由氧化成高价碘,而不是由亲电试剂将其抽象为碘化物。HRESI-MS研究支持在芳族烯烃催化转化为相应的缩醛的过程中,将含一价碘的中间体转化为三价碘的中间体。
  • A generalized approach for iron catalyzed chemo- and regioselective formation of anti-Markovnikov acetals from styrene derivatives
    作者:Abhishek Dutta Chowdhury、Goutam Kumar Lahiri
    DOI:10.1039/c2cc17889c
    日期:——
    in the presence of pyridine-2,6-dicarboxylic acid and PhI(OAc)(2) can efficiently catalyze the formation of chemoselective dialkyl acetals from styrene derivatives with anti-Markovnikov regioselectivity in good to high yields under mild and benign reaction conditions.
    在吡啶2,6-二羧酸和PhI(OAc)(2)存在下的Fe(BF(4))(2).6H(2)O可以有效地催化苯乙烯衍生物与抗氧化剂形成化学选择性二烷基乙缩醛-Markovnikov区域选择性在温和和良性反应条件下具有良好至高收率。
  • Highly Selective One-Pot Synthesis of Polysubstituted Isoflavanes using Styryl Ethers and Electron-Withdrawing ortho-Quinone Methides Generated In Situ
    作者:Yujiro Hoshino、Kiyoshi Honda、Kenta Tanaka、Mami Kishimoto、Naoya Ohtsuka、Yoshinori Iwama、Hiroki Wada
    DOI:10.1055/s-0037-1611361
    日期:2019.1
    highly selective one-pot synthesis of polysubstituted isoflavane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reaction proceeds through the cycloaddition of methyl styryl ethers, derived from phenylacetaldehyde dimethyl acetals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with electron-withdrawing ortho-quinone methides generated in situ. When phenylacetaldehyde dimethyl acetals were reacted with salicylaldehydes, the reaction proceeded smoothly
    已开发出多取代异黄烷的高选择性一锅法合成。该反应通过甲基苯乙烯醚的环加成反应进行,甲基苯乙烯醚在酸性条件下衍生自苯乙醛二甲基缩醛,并在原位生成吸电子邻醌甲基化物。当苯乙醛二甲基缩醛与水杨醛反应时,反应顺利进行,以高收率和优异的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地提供相应的异黄烷。本反应为功能化异黄烷提供了多种途径,并构成了合成生物活性分子的有用工具。
  • Catalyst-free site-selective cross-aldol bioconjugations
    作者:Nicholas D. J. Yates、Saeed Akkad、Amanda Noble、Tessa Keenan、Natasha E. Hatton、Nathalie Signoret、Martin A. Fascione
    DOI:10.1039/d2gc02292c
    日期:——

    We present catalyst-free “green” site-selective protein bioconjugations that utilise aldol condensations and are compatible with click chemistries, and construct a nanobody-derived bioconjugate capable of selectively labelling prostate cancer cells.

    我们提出了无催化剂的“绿色”位点选择性蛋白质生物共轭反应,利用了醛缩反应,并且与点击化学反应兼容,并构建了一种纳米体来源的生物共轭物,能够选择性地标记前列腺癌细胞。
  • US5130435A
    申请人:——
    公开号:US5130435A
    公开(公告)日:1992-07-14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