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3-octylbenzo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3-octylbenzoate
英文别名
——
methyl 3-octylbenzo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6H24O2
mdl
——
分子量
248.365
InChiKey
OCVQKYNZPQGXM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8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8.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3-octylbenzoat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100%的产率得到3-octylbenz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WOBE437 衍生的内源性大麻素摄取抑制剂的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WOBE437 ((2 E ,4 E )-N-(3,4-dimethoxyphenethyl)dodeca-2,4-dienamide, 1 ) 是一种天然产物衍生的高效内源性大麻素再摄取抑制剂。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合成了近 80 种1 的类似物,在十二二烯酰基结构域和二甲氧基苯乙基头部基团中进行了不同类型的修饰,并研究了它们对 U937 细胞摄取 anandamide 的影响。有趣的是,这些类似物都不是比 WOBE437 更有效的 anandamide 摄取抑制剂(1)。同时,许多 WOBE437 变体表现出低于 100 nM 的效力,对内源性大麻素降解酶脂肪酸酰胺水解酶的抑制具有高选择性;两种化合物实际上与1等效。有趣的是,在类似物之间观察到显着的活性差异,其中头部基团中的两个甲氧基取代基中的任何一个都被相同的更大的烷氧基取代。这里描述的一些化合物可能是开发具有更多类似药物特性的强效内源性大麻素摄取抑制剂的有趣出发点。
    DOI:
    10.1002/cmdc.202000153
  • 作为产物:
    描述:
    3-羟基苯甲酸甲酯4-二甲氨基吡啶氯化镍二甲氧基乙烷 、 bis(2-phenylpyridinato)(2,2'-bipyridine)iridium(III) hexafluorophosphate 、 三乙醇胺四丁基溴化铵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三乙胺4,4'-二叔丁基-2,2'-二吡啶三环己基膦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乙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methyl 3-octylbenz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光氧化还原/镍双催化苯酚和伯醇甲磺酸酯的 C(sp2)–C(sp3) 交叉电偶联反应
    摘要:
    引入烷基,特别是通过利用丰富原料的创新 C(sp 2 )–C(sp 3 ) 键形成方法,有望扩大化学空间,特别是在药物发现项目中。在此,我们采用生物质衍生的丰富酚类和未活化的脂肪醇作为 C(sp 2 )–C(sp 3 ) 交叉亲电子偶联反应的偶联伙伴。我们的创新包括通过相同的活化剂活化偶联伙伴,并设计一个催化系统,在确保交叉选择性的同时活化更强的键。可见光光氧化还原/镍双催化系统可适应大范围的底物范围,并耐受不同的官能团。此外,活化反应和交叉偶联反应可以在一锅中进行,并且可以放大反应。该方法还用于迭代交叉偶联,并应用于药物分子的后期功能化,突出了它们的合成适用性。涉及发光猝灭、循环伏安法、自由基猝灭和自由基时钟研究的初步机理研究阐明了所提出的反应机理。
    DOI:
    10.1021/acscatal.4c0397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adical Chain Reduction via Carbon Dioxide Radical Anion (CO<sub>2</sub><sup>•–</sup>)
    作者:Cecilia M. Hendy、Gavin C. Smith、Zihao Xu、Tianquan Lian、Nathan T. Jui
    DOI:10.1021/jacs.1c04427
    日期:2021.6.23
    developed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reductive radical formation that utilizes the radical anion of carbon dioxide (CO2•–) as a powerful single electron reductant. Through a polarity matched hydrogen atom transfer (HAT) between an electrophilic radical and a formate salt, CO2•– formation occurs as a key element in a new radical chain reaction. Here, radical chain initiation can be performed through photochemical
    我们开发了一种有效的还原自由基形成方法,该方法利用二氧化碳的自由基阴离子 (CO 2 •– ) 作为强大的单电子还原剂。通过亲电自由基和甲酸盐之间的极性匹配氢原子转移 (HAT),CO 2 •–形成作为新的自由基链式反应的关键元素。在这里,自由基链引发可以通过光化学或热方式进行,我们说明了这种方法实现一系列底物类别的还原活化的能力。具体来说,我们将这种策略用于未活化烯烃与(杂)芳基氯化物/溴化物的分子间加氢芳基化、芳基铵盐的自由基脱氨基、脂肪族酮基自由基的形成和磺酰胺裂解。我们表明,CO 2 •–与贫电子烯烃的反应性导致单电子还原或烯烃加氢羧化,其中底物还原电位可用于预测反应结果。
  •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Endocannabinoid Uptake Inhibitors Derived from WOBE437
    作者:Patrick Mäder、Ruben Bartholomäus、Simon Nicolussi、Alice Baumann、Melanie Weis、Andrea Chicca、Mark Rau、Ana Catarina Simão、Jürg Gertsch、Karl‐Heinz Altmann
    DOI:10.1002/cmdc.202000153
    日期:2021.1.8
    the sub‐100 nM range, with high selectivity over inhibition of the endocannabinoid‐degrading enzyme fatty acid amide hydrolase; two compounds were virtually equipotent with 1. Interestingly, profound activity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analogues in which either of the two methoxy substituents in the head group had been replaced by the same bulkier alkoxy group. Some of the compounds described here
    WOBE437 ((2 E ,4 E )-N-(3,4-dimethoxyphenethyl)dodeca-2,4-dienamide, 1 ) 是一种天然产物衍生的高效内源性大麻素再摄取抑制剂。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合成了近 80 种1 的类似物,在十二二烯酰基结构域和二甲氧基苯乙基头部基团中进行了不同类型的修饰,并研究了它们对 U937 细胞摄取 anandamide 的影响。有趣的是,这些类似物都不是比 WOBE437 更有效的 anandamide 摄取抑制剂(1)。同时,许多 WOBE437 变体表现出低于 100 nM 的效力,对内源性大麻素降解酶脂肪酸酰胺水解酶的抑制具有高选择性;两种化合物实际上与1等效。有趣的是,在类似物之间观察到显着的活性差异,其中头部基团中的两个甲氧基取代基中的任何一个都被相同的更大的烷氧基取代。这里描述的一些化合物可能是开发具有更多类似药物特性的强效内源性大麻素摄取抑制剂的有趣出发点。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