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1,1-dibromo-3-methylheptene | 182001-07-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1,1-dibromo-3-methylheptene
英文别名
(3R)-1,1-dibromo-3-methylhept-1-ene
(R)-1,1-dibromo-3-methylheptene化学式
CAS
182001-07-6
化学式
C8H14Br2
mdl
——
分子量
270.007
InChiKey
LYXWKZLPEXJXMG-SSDOTTS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30.1±13.0 °C(Predicted)
  • 密度:
    1.49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R)-1,1-dibromo-3-methylheptene甲醇正丁基锂聚合甲醛 、 camphor-10-sulfonic acid 、 仲丁基锂silver nitrate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34.75h, 生成 (7S,8R,8aS)-8-(benzyloxy)-7-hydroxy-8-methyl-6-(E)-<(2R)-2-methylpentylidene>octahydroindoliz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Allopumiliotoxins 267A、323B'和339A的对映选择性总合成 碘化物促进的亚胺鎓-炔环化反应在形成别藻毒素 A 生物碱中的应用
    摘要:
    描述了一种用于 allopumiliotoxin A 生物碱全合成的简洁、立体控制的策略。Enantiopure (+)-allopumiliotoxin 267A (3) 的第二代全合成在 10 个步骤中完成,来自市售的恶唑烷酮前体醇 32 和 17 个步骤的总产率为 11%,N-[(3) 的总产率为 4%。苄氧基)羰基]-1-脯氨酸。(+)-allopumiliotoxin 323B' (4) 的首次合成严格证实了 4 的完整立体结构,并确定从 dendrobatid 青蛙中分离出的主要 C(15) 差向异构体具有 15S 配置。4的全合成分5步实现,炔烃39和醛20的总收率为17%;从 (S)-2-methyl-1-penten-3-ol 合成 13 步,总产率为 6%,17 步和 3。
    DOI:
    10.1021/ja961640y
  • 作为产物:
    描述:
    (2R)-methyl-1-hexanol草酰氯二甲基亚砜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25h, 生成 (R)-1,1-dibromo-3-methylheptene
    参考文献:
    名称:
    Allopumiliotoxins 267A、323B'和339A的对映选择性总合成 碘化物促进的亚胺鎓-炔环化反应在形成别藻毒素 A 生物碱中的应用
    摘要:
    描述了一种用于 allopumiliotoxin A 生物碱全合成的简洁、立体控制的策略。Enantiopure (+)-allopumiliotoxin 267A (3) 的第二代全合成在 10 个步骤中完成,来自市售的恶唑烷酮前体醇 32 和 17 个步骤的总产率为 11%,N-[(3) 的总产率为 4%。苄氧基)羰基]-1-脯氨酸。(+)-allopumiliotoxin 323B' (4) 的首次合成严格证实了 4 的完整立体结构,并确定从 dendrobatid 青蛙中分离出的主要 C(15) 差向异构体具有 15S 配置。4的全合成分5步实现,炔烃39和醛20的总收率为17%;从 (S)-2-methyl-1-penten-3-ol 合成 13 步,总产率为 6%,17 步和 3。
    DOI:
    10.1021/ja961640y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Pumiliotoxins 209F and 251D via Late-Stage, Nickel-Catalyzed Epoxide−Alkyne Reductive Cyclization
    作者:Katrina S. Woodin、Timothy F. Jamison
    DOI:10.1021/jo071132e
    日期:2007.9.1
    Pumiliotoxins 209F and 251D were synthesized using highly selective nickel-catalyzed epoxide−alkyne reductive cyclizations as the final step. The exocyclic (Z)-alkene found in the majority of the pumiliotoxins was formed stereospecifically and regioselectively, without the use of a directing group on the alkyne, and the epoxide underwent ring opening exclusively at the less hindered carbon to provide
    铝毒素209F和251D使用高度选择性的催化环氧化物炔还原环化反应作为最终步骤合成。在大多数pumiliotoxins毒素中发现的环外(Z)烯烃是立体定向和区域选择性形成的,无需在炔烃上使用导向基团,并且环氧化物仅在受阻较小的碳上开环以提供所需的叔醇。使用非对映选择性地将sulf代氧鎓阴离子加到脯酸衍生的甲基酮中来制备环氧化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