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tert-butyl)phenyl)-3-phenylpropan-2-one | 34252-9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tert-butyl)phenyl)-3-phenylpropan-2-one
英文别名
1-Phenyl-3-(p-tert.-butylphenyl)-propan-2-on;1-[4-(1,1-Dimethylethyl)phenyl]-3-phenyl-2-propanone;1-(4-tert-butylphenyl)-3-phenylpropan-2-one
1-(4-(tert-butyl)phenyl)-3-phenylpropan-2-one化学式
CAS
34252-95-4
化学式
C19H22O
mdl
——
分子量
266.383
InChiKey
RCGFQXQZJNEPB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72.1±11.0 °C(Predicted)
  • 密度:
    1.01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2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tert-butyl)phenyl)-3-phenylpropan-2-one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苯醚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4.75h, 生成 1,2-Bis(4-tert-butylphenyl)-3,4,5,6-tetraphen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系列新的系统设计的空间耦合并四苯低聚物中的单线态裂变
    摘要:
    飞秒分辨瞬态吸收光谱揭示了一系列穿过空间的并四苯低聚物表现出亚皮秒单重态裂变。这些低聚物表现出非常高的三线态对态产率,这是在并四苯衍生物中很少观察到的特征,因为与其单线态和三线态能级相关的不利能量学。
    DOI:
    10.1002/anie.202401103
  • 作为产物:
    描述:
    4-叔丁基苯乙腈苯乙酸乙酯sodium硫酸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1-(4-(tert-butyl)phenyl)-3-phenylpropa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水溶性树枝状聚合物中二苄基酮光解的无与伦比的笼效应†
    摘要:
    合成了两亲水溶性聚(烷基芳基醚)树枝状聚合物G n(n = 1-3),在其外围具有电荷中性四甘醇单甲基醚,作为微反应器来控制水溶液中二苄基酮衍生物的光化学反应。光物理研究表明,G n可以包裹有机分子并提供疏水的微环境。通过将底物包封在树枝状聚合物中,可以成功控制二苄基酮衍生物的光解产物分布,并且在新一代树枝状聚合物中达到了无与伦比的1.00笼效应,这表明在其外围形成了一个厚而紧凑的“壳”。树状聚合物。笼效应也被取代的显著影响对客体分子的位置。与相应的单分子树状聚合物相比,更高年龄的树状聚合物表现出更好的密闭微环境,并且聚集体具有更紧凑的空腔来“锁定”客人。在光解之后,可以通过从树枝状聚合物溶液中提取而容易地实现产物的分离,并且树枝状聚合物可以简单地回收和再利用。
    DOI:
    10.1039/c1ob05244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cylarylnitrosamines. Part IV. Aryne participation in decompositions of N-nitrosoacetanilide and its m- and p-t-butyl-, o-, m-, and p-chloro-derivatives in benzene
    作者:D. L. Brydon、J. I. G. Cadogan、J. Cook、M. J. P. Harger、J. T. Sharp
    DOI:10.1039/j29710001996
    日期:——
    pairs of arynophiles were allowed to compete (a) for authentic benzyne (b) for the intermediate produced by N-nitrosoacetanilide gave almost identical results in both cases, indicating that benzyne is involved in case (b) also. A mechanism involving removal of a proton ortho- to the diazonium function in the intermediate benzenediazonium acetate is proposed and an explanation for the anomalous behaviour
    的分解Ñ -nitrosoacetanilide,米和- p -t -丁基- ,米- ,p - ,和ö氯代Ñ -nitrosoacetanilides苯,等溶剂,在arynophiles如蒽及其衍生物,2的存在除最后命名的亚硝酰胺外,, 3,4,5-四芳基环戊二烯酮和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得到的芳烃加成物与所用的苯胺相对应,产率为4-82%。这些亚硝酰胺均未在15°下与呋喃产生相应的芳烃加成物。对叔丁基N-亚硝基乙酰苯胺在四苯基环戊二烯酮的存在下得到6-叔丁基-1,2,3,4-四苯基萘,而不是异构的1-(对叔丁基-苯基)-2,3,4-三苯基萘,因此表明二齿动物而不是单齿动物的中介。在两种情况下,允许成对的嗜碱细胞竞争(a)竞争纯苯炔(b)竞争由N-亚硝基乙酰苯胺生产的中间体的竞争实验得出几乎相同的结果,表明情况(b)也涉及苯甲醛。一种涉及去除质子邻位的机制-提出了在中间体苯重氮乙酸酯中的
  • US4058624A
    申请人:——
    公开号:US4058624A
    公开(公告)日:1977-11-15
  • US4061775A
    申请人:——
    公开号:US4061775A
    公开(公告)日:1977-12-06
  • US4070400A
    申请人:——
    公开号:US4070400A
    公开(公告)日:1978-01-24
  • US4079059A
    申请人:——
    公开号:US4079059A
    公开(公告)日:1978-03-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