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4-fluorophenyl)-2-oxoethyl]-3,5-dimethylpyridinium bromide | 1103748-04-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4-fluorophenyl)-2-oxoethyl]-3,5-dimethylpyridinium bromide
英文别名
1-(2-(4-fluorophenyl)-2-oxoethyl)-3,5-dimethylpyridin-1-ium bromide;2-(3,5-Dimethylpyridin-1-ium-1-yl)-1-(4-fluorophenyl)ethanone;bromide
1-[2-(4-fluorophenyl)-2-oxoethyl]-3,5-dimethylpyridinium bromide化学式
CAS
1103748-04-4
化学式
Br*C15H15FNO
mdl
——
分子量
324.193
InChiKey
NPMARGYZXMNQJB-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8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2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4-fluorophenyl)-2-oxoethyl]-3,5-dimethylpyridinium bromideE-1,2-di(propylsulfonyl)-1,2-dichloroethen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反应 0.67h, 以67%的产率得到[6,8-dimethyl-1,2-bis(propylsulfonyl)-3-indolizinyl](4-fluorophenyl)m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溶剂性质对吡啶鎓叶立德与E -1,2-二(烷基磺酰基)-1,2-二氯乙烯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的影响。从1,3-偶极环加成反应到亲核加-消除反应(Ad N –E 1,5)
    摘要:
    首次研究了溶剂性质对吡啶鎓叶立德与E -1,2-二(烷基磺酰基)-1,2-二氯乙烯的反应的影响。已经发现,在非质子溶剂(CHCl 3,DMF,CH 3 CN)中,这些反应以1,3-偶极环加成(1,3-DC)的形式发生,随后被双重消除并形成取代的1,2-二(烷基磺酰基)吲哚嗪。在过量的Et 3 N存在下,在质子溶剂(EtOH)中并加热,取代的吡啶鎓盐与E -1,2-二(烷基磺酰基)-1,2-二氯乙烯的反应同时作为1,3- DC和作为加法-消除法(Ad N –E 1,5)并导致形成1,2-二(烷基磺酰基)吲哚嗪和4,5-二(烷基磺酰基)呋喃。
    DOI:
    10.1016/j.tet.2013.03.098
  • 作为产物:
    描述:
    3,5-二甲基吡啶2-溴-4'-氟苯乙酮丙酮 为溶剂, 以83%的产率得到1-[2-(4-fluorophenyl)-2-oxoethyl]-3,5-dimethylpyridinium 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溶剂性质对吡啶鎓叶立德与E -1,2-二(烷基磺酰基)-1,2-二氯乙烯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的影响。从1,3-偶极环加成反应到亲核加-消除反应(Ad N –E 1,5)
    摘要:
    首次研究了溶剂性质对吡啶鎓叶立德与E -1,2-二(烷基磺酰基)-1,2-二氯乙烯的反应的影响。已经发现,在非质子溶剂(CHCl 3,DMF,CH 3 CN)中,这些反应以1,3-偶极环加成(1,3-DC)的形式发生,随后被双重消除并形成取代的1,2-二(烷基磺酰基)吲哚嗪。在过量的Et 3 N存在下,在质子溶剂(EtOH)中并加热,取代的吡啶鎓盐与E -1,2-二(烷基磺酰基)-1,2-二氯乙烯的反应同时作为1,3- DC和作为加法-消除法(Ad N –E 1,5)并导致形成1,2-二(烷基磺酰基)吲哚嗪和4,5-二(烷基磺酰基)呋喃。
    DOI:
    10.1016/j.tet.2013.03.09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ffect of solvent nature on the regioselectivity of the reactions of pyridinium ylides with E-1,2-di(alkylsulfonyl)-1,2-dichloroethene. From the reaction of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to the reaction of nucleophilic addition–elimination (AdN–E1,5)
    作者:Natalia E. Dontsova、Vladimir N. Nesterov、Anatoliy M. Shestopalov
    DOI:10.1016/j.tet.2013.03.098
    日期:2013.6
    The effect of solvent nature on the reactions of pyridinium ylides with E-1,2-di(alkylsulfonyl)-1,2-dichloroethene was investigated for the first time. It was found, that in aprotic solvents (CHCl3, DMF, CH3CN) these reactions take place as a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1,3-DC) followed by double elimination with the formation of substituted 1,2-di(alkylsulfonyl)indolizines. In a protic solvent (EtOH)
    首次研究了溶剂性质对吡啶鎓叶立德与E -1,2-二(烷基磺酰基)-1,2-二氯乙烯的反应的影响。已经发现,在非质子溶剂(CHCl 3,DMF,CH 3 CN)中,这些反应以1,3-偶极环加成(1,3-DC)的形式发生,随后被双重消除并形成取代的1,2-二(烷基磺酰基)吲哚嗪。在过量的Et 3 N存在下,在质子溶剂(EtOH)中并加热,取代的吡啶鎓盐与E -1,2-二(烷基磺酰基)-1,2-二氯乙烯的反应同时作为1,3- DC和作为加法-消除法(Ad N –E 1,5)并导致形成1,2-二(烷基磺酰基)吲哚嗪和4,5-二(烷基磺酰基)呋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