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iodo-3-methyl-2-butenoic acid | 261927-3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iodo-3-methyl-2-butenoic acid
英文别名
2-iodo-3-methylbut-2-enoic acid
2-iodo-3-methyl-2-butenoic acid化学式
CAS
261927-30-4
化学式
C5H7IO2
mdl
——
分子量
226.014
InChiKey
XWDGTRUWMFFBS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79.5±23.0 °C(Predicted)
  • 密度:
    1.91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iodo-3-methyl-2-butenoic acidcopper(l) iodideN-羟基-7-氮杂苯并三氮唑 、 benzotriazol-1-yloxyl-tris-(pyrrolidino)-phosph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caesium carbonateN,N-二异丙基乙胺三氟乙酸N,N'-二甲基乙二胺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66.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Yaku'amide A的全合成和完整结构分配
    摘要:
    在这里,我们报告了 yaku'amide A 的第一次全合成和完整的立体化学分配。 Yaku'amide A (1) 是从海绵 Ceratopsion sp. 中分离出来的。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细胞毒素。除了 N 端酰基 (NTA) 中的 C4 立体化学外,确定了其结构。这种十三肽由 2 个蛋白原氨基酸残基和 11 个非蛋白原氨基酸残基组成,并用 NTA 和一个 C 端胺 (CTA) 封端。α,β-脱氢缬氨酸、E- 和 Z-α,β-脱氢异亮氨酸是 1 中最不寻常的非蛋白质残基,因此需要开发新的组装方法。因此,Cu 介导的交叉偶联反应有效地用于 E/Z 选择性合成三种二肽与脱氢异亮氨酸以及构建四肽与脱氢缬氨酸。然后以逐步方式从四肽延长肽以提供 1 的两种可能的 C4-差向异构体。广泛的 NMR 研究表明,天然 1 具有 C4S-立体化学,使用 P388 小鼠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分析表明,C4-差向异构体具有相当的毒性。用于构建
    DOI:
    10.1021/ja401457h
  • 作为产物:
    描述:
    ethyl 2-iodo-3-methyl-2-butenoate 在 、 lith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3.27 g的产率得到2-iodo-3-methyl-2-bute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Yaku'amide A的全合成和完整结构分配
    摘要:
    在这里,我们报告了 yaku'amide A 的第一次全合成和完整的立体化学分配。 Yaku'amide A (1) 是从海绵 Ceratopsion sp. 中分离出来的。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细胞毒素。除了 N 端酰基 (NTA) 中的 C4 立体化学外,确定了其结构。这种十三肽由 2 个蛋白原氨基酸残基和 11 个非蛋白原氨基酸残基组成,并用 NTA 和一个 C 端胺 (CTA) 封端。α,β-脱氢缬氨酸、E- 和 Z-α,β-脱氢异亮氨酸是 1 中最不寻常的非蛋白质残基,因此需要开发新的组装方法。因此,Cu 介导的交叉偶联反应有效地用于 E/Z 选择性合成三种二肽与脱氢异亮氨酸以及构建四肽与脱氢缬氨酸。然后以逐步方式从四肽延长肽以提供 1 的两种可能的 C4-差向异构体。广泛的 NMR 研究表明,天然 1 具有 C4S-立体化学,使用 P388 小鼠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分析表明,C4-差向异构体具有相当的毒性。用于构建
    DOI:
    10.1021/ja401457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arget Identification of Yaku’amide B and Its Two Distinct Activities against Mitochondrial F<sub>o</sub>F<sub>1</sub>-ATP Synthase
    作者:Kai Kitamura、Hiroaki Itoh、Kaori Sakurai、Shingo Dan、Masayuki Inoue
    DOI:10.1021/jacs.8b07339
    日期:2018.9.26
    four β,β-dialkylated α,β-unsaturated amino acid residues. Growth-inhibitory profile of 1b against a panel of 39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is distinct from those of clinically used anticancer drugs, suggesting a novel mechanism of action. We achieved total syntheses of chemical probes based on 1b and elucidated the cellular target and mode of action of 1b. Fluorescent (3, 4) and biotinylated (5, 6) derivatives
    Yaku'amide B (1b) 是一种结构独特的十四肽,带有四个 β,β-二烷基化 α,β-不饱和氨基酸残基。1b 对一组 39 种人类癌细胞系的生长抑制特征与临床使用的抗癌药物不同,表明了一种新的作用机制。我们实现了基于 1b 的化学探针的全合成,并阐明了 1b 的细胞靶点和作用方式。分别制备了 1b 的荧光 (3, 4) 和生物素化 (5, 6) 衍生物用于细胞成像研究和下拉分析。此外,合成了1b的非天然对映体(ent-1b)及其荧光探针(ent-3)用于对照实验。使用 3 和 4 进行的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1b 选择性地积聚在 MCF-7 人乳腺癌细胞的线粒体中。6 的下拉分析显示 FoF1-ATP 合酶是 1b 的主要靶蛋白。与这些发现一致,生化活性测定表明 1b 抑制由线粒体 FoF1-ATP 合酶催化的 ATP 产生。值得注意的是,还发现 1b 能够增强 FoF1-ATP 合酶的
  • Studies on the synthesis of peptides containing dehydrovaline and dehydroisoleucine based on copper-mediated enamide formation
    作者:Franziska Gille、Andreas Kirschning
    DOI:10.3762/bjoc.12.55
    日期:——
    antibiotic myxovalargin is reported. Peptide formation is based on a copper-mediated C-N cross-coupling protocol between an acyl amide and a peptidic vinyl iodide. The presence of a neighboring arginine in the vinyl iodide posed a challenge with respect to the choice of the protecting group and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It was found that ornithine - a suitable precursor - is better suited than arginine for
    据报道制备了在抗生素粘多糖中存在的含有脱氢缬酸和脱氢异亮氨酸部分的肽片段。肽的形成基于酰基酰胺和肽基乙烯之间的介导的CN交叉偶联方案。在保护基的选择和反应条件方面,乙烯基中相邻精酸的存在提出了挑战。已发现鸟氨酸(一种合适的前体)比精酸更适合于实现CN交叉偶联反应的良好收率。优化的条件用于以正确的立体化学合成含有相邻鸟氨酸的肽32、33、39和40以及含有脱氢异亮氨酸的三肽44。
  • Palladium-Catalyzed Heteroannulation of 1,3-Dienes To Form α-Alkylidene-γ-butyrolactones
    作者:Steve V. Gagnier、Richard C. Larock
    DOI:10.1021/jo991692g
    日期:2000.3.1
    by the palladium-catalyzed heteroannulation of a variety of 1,3-dienes by alpha-iodo and alpha-bromo acrylic acids. The best results are obtained by employing a catalytic amount of the sterically hindered chelating alkyl phosphine D-t-BPF [(di-tert-butylphosphino)ferrocene]. In most cases, this process is highly regioselective. The reaction is believed to proceed via (1) oxidative addition of the vinylic
    α-亚炔基-γ-丁内酯很容易通过α-和α-丙烯酸催化多种1,3-二烯的杂环化反应制得。通过使用催化量的空间受阻的螯合烷基膦Dt-BPF [(二叔丁基膦基)二茂铁]可获得最佳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该过程是高度区域选择性的。据信该反应是通过(1)将乙烯基卤化物氧化加成到Pd(0)上,(2)将有机钯加成到1,3-二烯的受阻较小的末端而形成pi-烯丙基中间体,和(3) )通过羧酸根离子对的亲核取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