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2-(2'-quinolinyl)perfluoropropionate | 1032509-0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2'-quinolinyl)perfluoropropionate
英文别名
Methyl 2,3,3,3-tetrafluoro-2-quinolin-2-ylpropanoate;methyl 2,3,3,3-tetrafluoro-2-quinolin-2-ylpropanoate
methyl 2-(2'-quinolinyl)perfluoropropionate化学式
CAS
1032509-04-8
化学式
C13H9F4NO2
mdl
——
分子量
287.214
InChiKey
XIZHFDMKHLYPJ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3
  • 拓扑面积:
    3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7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2-(2'-quinolinyl)perfluoropropionate 在 lithium hydroxide monohydrate 、 盐酸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88%的产率得到2-(1,2,2,2-tetrafluoro-ethyl)-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氮杂嗪N与六氟丙烯的反应合成2-杂芳基全氟丙酸衍生物的新方法。
    摘要:
    六氟丙烯在温和的条件下与芳香族N-氧化物反应生成2-杂芳基全氟丙酸的氟化物。该反应以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形式进行,然后自发切断异恶唑烷环中的N-O键并消除HF。当反应在醇或N-烷基苯胺的存在下进行时,原位形成的酰基氟给出相应的酯和酰胺。它们也可以分别用亲核试剂处理以产生各自的酰化产物,而它们的水解导致不稳定的羧酸经历自发脱羧成1-芳基-1,2,2,2-四氟乙烷。该新反应提供了合成以前未知且不可用的2-杂芳基全氟丙酸衍生物的简单且通用的方法。
    DOI:
    10.1002/chem.200701416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醇喹啉-N-氧化物六氟丙烯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75%的产率得到methyl 2-(2'-quinolinyl)perfluoropropi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氮杂嗪N与六氟丙烯的反应合成2-杂芳基全氟丙酸衍生物的新方法。
    摘要:
    六氟丙烯在温和的条件下与芳香族N-氧化物反应生成2-杂芳基全氟丙酸的氟化物。该反应以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形式进行,然后自发切断异恶唑烷环中的N-O键并消除HF。当反应在醇或N-烷基苯胺的存在下进行时,原位形成的酰基氟给出相应的酯和酰胺。它们也可以分别用亲核试剂处理以产生各自的酰化产物,而它们的水解导致不稳定的羧酸经历自发脱羧成1-芳基-1,2,2,2-四氟乙烷。该新反应提供了合成以前未知且不可用的2-杂芳基全氟丙酸衍生物的简单且通用的方法。
    DOI:
    10.1002/chem.2007014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ew Synthesis of 2-Heteroarylperfluoropropionic Acids Derivatives by Reaction of AzineN-Oxides with Hexafluoropropene
    作者:Rafał Loska、Mieczysław Mąkosza
    DOI:10.1002/chem.200701416
    日期:2008.3.7
    Hexafluoropropene reacts with aromatic azine N-oxid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to produce fluorides of 2-heteroarylperfluoropropionic acids. The reaction proceeds as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followed by spontaneous scission of the N--O bond in the isoxazolidine ring and elimination of HF. When the reaction is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alcohols or N-alkyl anilines, the in situ formed acyl fluorides
    六氟丙烯在温和的条件下与芳香族N-氧化物反应生成2-杂芳基全氟丙酸的氟化物。该反应以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形式进行,然后自发切断异恶唑烷环中的N-O键并消除HF。当反应在醇或N-烷基苯胺的存在下进行时,原位形成的酰基氟给出相应的酯和酰胺。它们也可以分别用亲核试剂处理以产生各自的酰化产物,而它们的水解导致不稳定的羧酸经历自发脱羧成1-芳基-1,2,2,2-四氟乙烷。该新反应提供了合成以前未知且不可用的2-杂芳基全氟丙酸衍生物的简单且通用的方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