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4-nitrophenyl)-1H-imidazole-1-carboxamide | 134773-18-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4-nitrophenyl)-1H-imidazole-1-carboxamide
英文别名
N-(4-nitrophenyl)imidazole-1-carboxamide
N-(4-nitrophenyl)-1H-imidazole-1-carboxamide化学式
CAS
134773-18-5
化学式
C10H8N4O3
mdl
MFCD23146181
分子量
232.199
InChiKey
YZGGMMAYMUMFQ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92.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4-nitrophenyl)-1H-imidazole-1-carboxamid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88%的产率得到N-(4-硝基苯基)甲酰胺
    参考文献:
    名称:
    NaBH 4将N-取代的羰基咪唑啉化物有效还原为甲酰胺
    摘要:
    研究了一种新颖,简单且通用的方案,该方案可通过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用NaBH 4还原N-取代的羰基咪唑啉化物来高效合成甲酰胺。通过这种方法,不仅羧酸或异氰酸酯,而且胺都可以容易地以高产率获得甲酰胺。
    DOI:
    10.1016/j.tetlet.2017.04.072
  • 作为产物:
    描述:
    咪唑异氰酸对硝基苯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100%的产率得到N-(4-nitrophenyl)-1H-imidazole-1-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共价酶抑制的滥交和选择性:亲电子片段的系统研究。
    摘要:
    共价配体-靶标相互作用提供了显着的药理优势。然而,必须使通常具有亲电性质的反应性基团的脱靶反应性最小化,并且不可逆抑制剂的选择性是至关重要的要求。因此,我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确定可以用作共价结合配体构建基的几个亲电基团的选择性。六个具有亲电性调节基团的反应性基团与11个非反应性基团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由72个片段状化合物组成的小型组合库。针对一组11个酶靶标筛选了这些化合物,以评估其选择性以及与蛋白质混杂结合的潜力。分析结果显示,混杂程度比最初预期的要低得多,
    DOI:
    10.1021/jm500691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teraction of 2-Naphthol with γ-Ureidoacetals. A New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2-Arylpyrrolidines
    作者:A. S. Gazizov、A. V. Smolobochkin、A. R. Burilov、M. A. Pudovik
    DOI:10.1007/s10593-014-1524-1
    日期:2014.8
    We report a new, single-stage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2-arylpyrrolidines, based on an acid-catalyzed reaction of 2-naphthol with γ-ureidoacetals, enabl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e target compounds under mild conditions, while avoiding costly reagents and catalysts.
    我们报告了一种新的单阶段合成2-芳基吡咯烷的方法,该方法基于2-萘酚与γ-脲醛缩醛的酸催化反应,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制备目标化合物,同时避免了昂贵的试剂和催化剂。
  • 一种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武汉理工大学
    公开号:CN107011200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是以氨基甲酰咪唑类化合物为原料,在四氢呋喃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以硼氢化物为还原剂制得所述的甲酰胺类化合物。本发明中所用的催化剂硼氢化物具有环境友好、性能稳定、转换率高等优点。而且,本发明起始原料和所用试剂简单易得,成本低,操作简单易行,因此,本路线是一条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路线。
  • 一种N-甲基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武汉理工大学
    公开号:CN10838373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甲基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是以氨基甲酰咪唑类化合物为原料,采用NaBH4/I2还原体系在四氢呋喃中回流制得所述的N‑甲基结构的化合物。本发明中所用的还原体系NaBH4/I2具有环境友好、性能稳定、转换率高等优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合成方法适用性广,既可以以胺类为原料,也可以以羧酸为原料;(2)产物的产率高,最高可达82%;(3)合成试剂简单易得、成本低,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具体反应式如下: 其中,R1、R2为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各自独立选自下列之一:氢原子、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烃、C5‑C10的环烷基、芳基、取代芳基。所述取代芳基上芳环上被单取代或多取代。另外,KBH4也适用于该反应。
  • A versatile way for the synthesis of monomethylamines by reduction of <i>N</i>-substituted carbonylimidazoles with the NaBH<sub>4</sub>/I<sub>2</sub> system
    作者:Lin Chen、Xuan Zhou、Zhiyong Chen、Changxu Wang、Shunjie Wang、Hanbing Teng
    DOI:10.3762/bjoc.18.104
    日期:——
    yields from a wide range of raw materials including amines (primary amines and secondary amines), carboxylic acids and isocyanates. Besides, an interesting reduction selectivity was observed. Exploration of the reaction process shows that it undergoes a two-step pathway via a formamide intermediate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formamide intermediate to monomethylamine as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This
    描述了在回流温度下通过在 THF中用 NaBH 4 /I 2还原N-取代的羰基咪唑来一锅合成单甲胺的经济且通用的方案。该方法不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可以从包括胺类(伯胺和仲胺)、羧酸和异氰酸酯在内的多种原料中以中等至良好的收率轻松获得各种单甲胺。此外,观察到有趣的还原选择性。对反应过程的探索表明,它通过甲酰胺中间体和甲酰胺中间体还原为单甲胺作为速率决定步骤经历了两步途径。这项工作有助于显着扩展N-取代的羰基咪唑。
  • Gonda, Josef; Antalova, Zuzana, Collection of Czechoslovak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1991, vol. 56, # 3, p. 685 - 694
    作者:Gonda, Josef、Antalova, Zuzan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