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6-三噁环辛烷 | 1779-19-7

中文名称
1,3,6-三噁环辛烷
中文别名
1,3,6-三氧杂环辛烷
英文名称
1,3,6-trioxacyclooctane
英文别名
diethylene glycol formal;1,3,6-trioxocane;[1,3,6]trioxocane;[1,3,6]Trioxocan
1,3,6-三噁环辛烷化学式
CAS
1779-19-7
化学式
C5H10O3
mdl
MFCD00046124
分子量
118.133
InChiKey
AUAGGMPIKOZAJ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65℃
  • 密度:
    1.116 g/cm3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7.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神经毒素 - 急性溶剂综合征
Neurotoxin - Acute solvent syndrome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2999099

SDS

SDS:875bbd4888862f2711d585330c721cf3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6-三噁环辛烷硫酸氢铵 、 zinc(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32.0h, 生成 9-(7-hydroxy-2,5-dioxaheptyl)guanine
    参考文献:
    名称:
    Smirnov, I. P.; Tsilevich, T. L.; Kochetkova, S. V., Russian Journal of Bioorganic Chemistry, 1995, vol. 21, # 10, p. 684 - 688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聚合甲醛二乙二醇 在 PPA 作用下, 以 正庚烷 为溶剂, 以81%的产率得到1,3,6-三噁环辛烷
    参考文献:
    名称:
    三恶烷和环氧乙烷共聚初期形成的环状甲醛的核磁共振谱
    摘要:
    在三恶烷和环氧乙烷共聚的早期,我们发现形成了三种新型环状化合物:1,3,5,7-四氧杂环壬烷(TOCN),1,3,5,7,10-五氧杂环十二烷(POCD)和 1,3,5,7,10,13-六氧杂环十五烷 (HOCP)。这些新型环状化合物分别是1摩尔三恶烷和1摩尔环氧乙烷、1摩尔三恶烷和2摩尔环氧乙烷以及1摩尔三恶烷和3摩尔环氧乙烷的直接反应产物。我们比较了每个环状化合物的 1H-NMR 和 13C-NMR 光谱,并使用 NOESY(核 Overhauser 增强光谱)和 HETCOR(异核相关光谱)精确分配了每个光谱的信号。我们还将 POCD 和 HOCP 的 1H-NMR 光谱与相应的具有一个甲醛单元的环状缩甲醛进行了比较,二甘醇缩甲醛 (DEGF) 和三甘醇缩甲醛 (TEGF)。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只有一个甲醛单元的 DEGF 和 TEGF 没有表现出氧乙烯单元的质子分裂,而具有三个连续甲醛单元的
    DOI:
    10.1366/000370200195058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1,3-氧杂环烷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9721582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3‑氧杂环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二元醇、多聚甲醛在水和离子液体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环化反应,得到含有目标化合物的反应产物;其中,所述二元醇为乙二醇或二乙二醇;当所述二元醇为乙二醇时,所述目标化合物为1,3‑二氧杂环戊烷;当所述二元醇为二乙二醇时,所述目标化合物为1,3,6‑三氧杂环辛烷;所述离子液体催化剂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所述阳离子为选自异喹啉类阳离子、喹啉类阳离子和苯并咪唑类阳离子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方法采用阳离子为异喹啉类阳离子、喹啉类阳离子或苯并咪唑类阳离子的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制备1,3‑氧杂环烷,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收率高,催化剂环境友好。
  • Novel ring-expansion reaction between cyclic formal and ethylene oxide
    作者:Naoaki Yamasaki、Hajime Nagahara、Junzo Masamoto
    DOI:10.1016/s0040-4039(00)01870-0
    日期:2001.1
    trioxane and ethylene oxide were discovered, and three novel cyclic formal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These novel cyclic compounds clarified the initi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trioxane and ethylene oxide. This type of direct reaction is not only limited to the reaction between trioxane and ethylene oxide, but it was also found to be generalized to the reaction between the cyclic formal
    发现了三恶烷和环氧乙烷之间的新型直接反应,并分离和鉴定了三种新型环状缩甲醛。这些新颖的环状化合物阐明了三恶烷与环氧乙烷共聚的引发机理。这种直接反应不仅限于三恶烷和环氧乙烷之间的反应,而且还发现其被推广到环状甲醛和环氧乙烷之间的反应。
  • Miscible Polyether/Poly(ether–acetal) Electrolyte Blends
    作者:Kevin W. Gao、Whitney S. Loo、Rachel L. Snyder、Brooks A. Abel、Youngwoo Choo、Andrew Lee、Susana C. M. Teixeira、Bruce A. Garetz、Geoffrey W. Coates、Nitash P. Balsara
    DOI:10.1021/acs.macromol.0c00747
    日期:2020.7.28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EO/P(2EO-MO)/LiTFSI blends at a given salt concentration were close to those obtained in PEO/LiTFSI electrolytes at the same salt concentration. This suggests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PEO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exhibited by P(2EO-MO) chain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PEO chains. This work opens the door to a new direction for creating new and improved polymer electrolytes either
    这项研究表明,有可能获得两种化学性质不同的聚合物与锂盐的均质混合物,用于电解应用。这种方法是由在现代锂离子电池中成功使用有机溶剂混合物激发的。聚醚,聚环氧乙烷(PEO),聚(醚-缩醛),聚(1,3,6-三氧六环)(P(2EO-MO))和双(三氟甲磺酰基)锂的混合物的性质通过小角度中子散射(SANS)和对称电池中的电化学表征研究了亚胺(LiTFSI)盐。SANS数据用于确定混溶性窗口并量化添加的盐对聚合物之间热力学相互作用的影响。在没有盐的情况下,PEO / P(2EO-MO)共混物是均质的,并且具有有吸引力的相互作用,即 负Flory-Huggins交互参数χ。添加少量盐会导致有效的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eff和宏观相分离。出乎意料的是,当盐浓度增加到超过临界值时,可获得混溶共混物和负χeff参数。在给定盐浓度下,PEO / P(2EO-MO)/ LiTFSI共混物的电化学性能接近在相同盐浓度下在PEO
  • Catalysis with Cation-Exchange Resins
    作者:Melvin J. Astle、Joel A. Zaslowsky、Paul G. Lafyatis
    DOI:10.1021/ie50532a049
    日期:1954.4
  • Balashov; Danov; Chernov, Russian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1998, vol. 72, # 6, p. 917 - 920
    作者:Balashov、Danov、Chernov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