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
铑(III)催化的CH酰胺化反应和随后在室温下
吲哚与芳基和烷基
异氰酸酯的CN键形成反应。这些转化使得在
吲哚啉的C7位上生成N芳基
脲官能团,这是在
生物活性分子中发现的至关重要的支架。此外,还通过顺序的C6酰胺化反应和C7酰胺化的二氢
吲哚的分子内环化描述了
吡咯烷
吲哚酮衍
生物的合成。评估了所有合成产物对人前列腺腺癌细胞(DU145),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三阴性人类乳腺癌细胞(
MDA-MB-231)的体外细胞毒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4 d和发现具有线性烷基侧链的4 e具有高度的细胞毒性,与抗癌药
阿霉素和
顺铂的阳性对照相当。